5月30日外媒科學網站摘要:疫情後兒童近視席捲全球

5月30日(星期四)消息,國外知名科學網站的主要內容如下:

《自然》網站(www.nature.com)

1、在生成式AI時代誰擁有你的聲音?好萊塢女星對OpenAI的投訴引發質疑

上週,美國知名好萊塢女星斯嘉麗·約翰遜(Scarlett Johansson)抱怨OpenAI的一個聊天機器人的聲音聽起來很像她,引發了一場風波。事實上,這並不是她的聲音——OpenAI使用別人的聲音合成了它。然而,出於對約翰遜擔憂的尊重,OpenAI暫停了該聲音。但這一事件引發了關於個人權利的更廣泛討論。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時代,現有的法律是否足以保護個人的外貌和聲音的使用?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總是明確的。

GenAI可以輕鬆克隆聲音或面部,創建深度僞造,即通過數字技術模仿一個人的樣貌。人們通常爲了娛樂、教育或研究而進行深度僞造。然而,它們也被用來散佈虛假信息,試圖影響選舉,製造未經同意的色情圖像或進行詐騙。

許多國家都有法律防止這些有害和惡意的活動,無論它們是否涉及人工智能。但在具體保護一個角色時,現有的法律可能不足。

各大科技公司也制定了政策,幫助防止GenAI技術的濫用,一些公司則在尋求技術手段來遏制這種濫用。

但也有人擔心,如果相關法律太嚴格,就限制了自由表達。

2、一項可阻止近視全球蔓延的簡單方案卻很難實施

2019年爆發的新冠疫情不僅重塑了兒童的學習方式,也改變了他們的眼球形狀。

隨着現實生活中的教室和操場被虛擬會議和數字設備取代,孩子們花在屏幕和其他近物體上的時間激增,而他們花在戶外的時間則急劇減少。這種轉變導致了兒童眼球解剖結構的顯著變化:他們的眼球變長,以更好地適應近距離用眼。

一項又一項研究,從歐洲到亞洲,都證明了這一變化。來自香港的一項分析甚至報告稱,與疫情前相比,6歲兒童病理性眼球拉伸的發病率幾乎翻了一番。

這種變化導致了近視。雖然矯正眼鏡通常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例如讓孩子看到黑板或從遠處閱讀,但嚴重近視會導致更嚴重的併發症,如視網膜脫離、黃斑變性、青光眼,甚至永久性失明。

研究已經指出了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在眼睛結構最容易發生變化的兒童時期,讓他們進行更多的戶外活動。東亞的隨機試驗表明,每天大約一小時的戶外活動可以顯著降低近視的發生率。但要始終如一地實施這些變革非常困難,特別是在非常強調努力學習的社會,或者在安全、綠色空間有限的城市地區。

因此,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將外部環境引入的方法——玻璃教室、特殊照明設備、自然主題壁紙和發光眼鏡——這些干預措施不需要對兒童行爲、教育系統或育兒方式進行徹底改革。他們還在探索其他基於光和藥物的干預措施。

其中一些方法已經顯示出希望。但在測試它們時,有一個絆腳石:研究人員尚未完全瞭解戶外暴露如何有助於預防近視。臨牀試驗仍處於初步階段,許多動物研究也尚未得出結論。

《科學時報》網站(www.sciencetimes.com)

1、日本計劃利用遙控機器人回收福島反應堆中的熔化燃料碎片

在福島核事故發生十多年後,日本計劃使用機器人從其中一個反應堆中回收熔化的燃料碎片。

當地時間週二,自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站熔燬以來,運營商東京電力公司首次展示了一臺遙控機器人如何從三座受損反應堆中的一座移除融化的燃料碎片。

該公司計劃在今年10月份之前,使用一種可伸縮的“望遠鏡式”管道機器人,測試移除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反應堆主安全殼內的燃料碎片。

這項工作已經推遲了兩年多。這些延誤凸顯了日本從2011年9.0級地震和海嘯中恢復的困難。日本原計劃於2021年底開始清除熔化的燃料碎片。

2、4000年前的頭骨帶有微小切割痕跡:揭示古埃及人試圖通過手術治療癌症

古埃及人以其先進的醫學知識和技術而聞名。即使在今天,我們仍在向他們學習。然而,有一種疾病是他們難以解決的——癌症。

英國劍橋大學收藏的兩個古埃及人頭骨展示了治療癌症和其他傷害的跡象,以及這些治療的證據。雖然在兩個頭骨上都有惡性腫瘤的跡象,但詳細的顯微鏡和CT掃描調查顯示每個頭骨的情況完全不同。

其中一個編號爲236號頭骨的主人,是一個生活在公元前2687年到公元前2345年之間的古埃及人。雖然還有其他可能的診斷,但他頭骨上的大約30個病變與轉移性癌症相符,表明該男子在30歲出頭時死亡。

在對病變進行更深入的檢查後,研究人員發現了一些不同尋常的現象。邊緣有切割痕跡,給人一種古代外科醫生用金屬器械試圖切除腫瘤的印象。這些切口似乎是在該男子死亡時切割的,死亡很可能是由於他的癌症。切口可能是出於法醫目的或作爲最後的選擇,但幾乎沒有癒合的跡象。

一位整形外科醫生表示,似乎古埃及人對癌細胞進行了某種手術干預。他補充說,這證明古埃及醫學也在嘗試治療或探索癌症的醫療方法。

《每日科學》網站(www.sciencedaily.com)

改進冷鏈技術可減少全球近一半的食物浪費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全球每年生產的食物中約有三分之一被浪費,而與此同時,約有8億人正遭受飢餓。

美國密歇根大學的一項新研究得出結論,通過在全球範圍內建立完善的冷藏食品供應鏈,可以減少近一半的食物浪費,約6.2億噸。

同時,根據5月28日發表在同行評議期刊《環境研究快報》(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上的一項研究,全面冷藏的供應鏈或“冷鏈”可以將與食物浪費有關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41%。

研究表明,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亞和東南亞在通過加強冷鏈實施減少糧食損失和相關排放方面具有最大的潛力。

據估計,糧食損失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人爲溫室氣體排放量的8%。密歇根大學的這項新研究關注的是食品供應鏈從收穫後到零售階段的糧食損失,而不是農場或家庭的損失。

《賽特科技日報》網站(https://scitechdaily.com)

1、列車越長,風險越大:美國列車脫軌危險激增

2023年2月,一列擁有151節車廂、長度近3公里的貨運列車在美國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鎮脫軌。事故導致38節車廂脫軌,有害物質泄漏,超過2000名居民被迫撤離。近年來,爲了提高燃油效率、節約成本和減少排放,越來越多的更長、更重的貨運列車在美國投入使用。

一項發表在《風險分析》(Risk Analysis)雜誌上的新研究證實,貨運列車越長,脫軌的風險就越大。研究發現,一列100節車廂的火車脫軌的可能性是一列50節車廂的火車的兩倍多。這意味着,如果美國鐵路運輸系統使用100節車廂的列車而不是50節車廂的列車,整體脫軌風險將上升約11%。

美國楊百翰大學麥裡特商學院的彼得·馬德森(Peter Madsen)使用了美國鐵路管理局鐵路設備事故數據庫和公路-鐵路道口事故數據庫中2013-2022年間美國貨運列車事故的詳細信息,進行了定量分析。這兩個數據庫在此期間報告了大約3.5萬起事故。在分析中,研究人員使用了大約3000起事故的樣本。

2、一種“比石墨烯更好”的材料將改變植入式技術

硼烯(Borophene)是一種2015年首次合成的原子級薄的硼材料,比石墨烯(碳的二維版本)更具導電性、更薄、更輕、更強、更柔韌。現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賦予這種材料手性,使其用途更廣泛,可能用於製造先進的傳感器和植入式醫療設備。

這種手性是通過一種以前從未在硼烯上使用過的方法誘導的,使這種材料能夠以獨特的方式與不同的生物單位(如細胞和蛋白質前體)相互作用。

研究人員利用溶液狀態合成方法合成了硼烯血小板——類似於血液中的細胞碎片。這種合成方法包括將液體中的粉末材料暴露於一種或多種外部因素,如熱或壓力,直到它們結合成所需的產品。

研究發現,某些氨基酸,如半胱氨酸,會在不同的位置與硼烯結合,取決於它們的手性。研究人員將手性化的硼烯血小板暴露在哺乳動物細胞培養皿中,觀察到它們的手性改變了它們與細胞膜相互作用並進入細胞的方式。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發現可以爲未來的應用提供信息,比如開發具有對比度的高分辨率醫學成像,可以精確地跟蹤細胞相互作用,或者通過精確的物質-細胞相互作用更好地給藥。關鍵是,瞭解硼烯如何與細胞相互作用並控制這些相互作用,有一天可能會帶來更安全、更有效的植入式醫療設備。(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