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臺灣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NMI雙雙續跌

(6月臺灣採購經理人指數 NMI、PMI連續第二個月下跌。資料來源/中華經濟研究院提供)

6月臺灣採購經理人指數2日公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64.0、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 46.0,同步連續第二個月呈現下跌,反映本土疫情擴大第二個月以來,製造業和內需零售業面臨的經營風險難止。

調查單位中華經濟研究院指出,6月不僅不同產業的榮枯差異大,製造業面臨供應鏈吃緊、航運塞港,而內需部分產業則面臨現金流斷鏈風險,資通訊批發業 NMI 則呈現大幅擴張。

臺灣NMI在經歷5月驟跌10.9個百分點轉爲緊縮,6月續跌3.2個百分點至46.0,中經院指出,此爲2020年6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四項組成指標中,商業活動、新增訂單人力僱用緊縮,供應商交貨時間上升。

非製造業多爲內需產業,6月調查八大產業中,有五大產業NMI呈現緊縮,最慘的是全國疫情三級警戒直接衝擊住宿餐飲業所幸已自5月的0,在6月略升至16.7。其中的批發業(6月NMI 59.3)、運輸倉儲業(6月NMI 57.9)與資訊暨通訊傳播業(6月NMI55.0),一改5月的低盪,大幅受惠於宅經濟、居家辦公等「隔離紅利」,意外呈現擴張。

6月經季節調整後之臺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部份,中華經濟研究院長張傳章指出,已連續8個月維持在60.0以上的擴張速度,受疫情擴散影響,以出口爲重的製造業仍出現擴張速度連續2個月趨緩,6月指數續跌2.0個百分點至64.0。

6月臺灣PMI的5項組成指標中,新增訂單、生產與人力僱用擴張,供應商交貨時間上升,存貨呈現擴張。張傳章分析,最需注意的是原物料價格指數,已連續7個月維持在80.0以上的上升(高於 50.0)速度,6月指數出現下跌6.4個百分點至84.0,是2020年6月轉爲上升以來的最大回跌,反映出大宗商品價揚壓力亦有釋放的跡象

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研究員陳馨惠表示,製造業看「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雖已連續 8個月維持在60以上的擴張速度,6月指數續跌 2.7 個百分點至 64.3,爲 2020年12月以來最慢擴張速度,但不只是單純本土疫情問題廠商反映供應鏈風險可控難度大,持續拉高安全庫存因應。5月底中國廣東疫情爆發使深圳鹽田港塞港,歐美復工後塞港頻傳、加上國內半導體供應鏈之產線人員確診,都加劇航班交期不確定性以及長短料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