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婦瓣膜狹窄剩0.5公分 北榮經導管置換術成功搶命

北榮醫療團隊與病友盧女士(左三)合影。(陳人齊)

北榮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嬰華。(陳人齊攝)

經導管心臟瓣膜植入術與傳統開胸手術比較。(陳人齊攝)

北榮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術愈後成績比肩美國頂尖心臟手術醫院。(陳人齊攝)

隨着國人平均壽命延長,老年人口越來越多,主動脈瓣狹窄的病人也有增加趨勢。臺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嬰華表示,超過75歲老年人,約12%有主動脈瓣膜狹窄的問題,當主動脈瓣膜開口小於1平方公分,即爲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若未即時治療,存活期可能不到2年,現在「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手術」成功率高、恢復期短,是病人治療上相當好的選擇。

以往治療心臟瓣膜狹窄問題,只能用傳統的開胸換瓣手術,不過手術時間得花上4、5個小時,且需鋸開胸骨,實施全身麻醉、氣管插管,術中還要暫時讓心臟停止跳動,恢復期長達2至3個月讓許多病患、家屬卻步。

陳嬰華表示,臺北榮總於2010年領先全臺導入經導管瓣膜置換手術,組成14人醫療團隊至今已治療超過350名病患,且愈後成果不俗,根據最近5年的統計,病患術後30天的死亡率爲1.1%,中風率1.1%,嚴重血管併發症僅1.1%,需植入永久性心律調節器者爲2.4%,成績比肩美國首屈一指的心臟手術權威醫院。

73歲的盧女士,4年前就醫發現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但因害怕開刀,一直拖延治療,直到近日突然氣喘,上氣不接下氣,搭車就醫時突然昏迷,失去呼吸心跳,急診後實施心肺復甦術並進行氣管插管,使用呼吸器維持生命。

臺北榮總導管瓣膜治療團隊接手後,緊急實施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入手術,陳嬰華指出,這項手術免開胸,是從大腿內側由導管從靜脈進入心臟,術後第2天盧女士即能移除呼吸器自行呼吸,第6天透過超音波檢查也發現心臟功能恢復至50%以上,數天後即可行走,一週後就出院。

陳嬰華說,正常的心臟瓣膜開口約3至4平方公分,當時盧女士的心臟瓣膜開口僅剩0.5平方公分,屬於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病情,若透過藥物治療存活期不到2年,統計上5年存活率幾乎爲零。

如今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入手術的健保給付條件已大幅鬆綁,陳嬰華表示,凡經美國計分法評估爲高手術風險,曾接受心臟手術、冠狀動脈繞道術,或曾做過瓣膜手術、肺功能差、罹患癌症,經評估傳統開胸手術傷口難癒合者,都符合給付條件。

陳嬰華強調,北榮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入經驗豐富,有很多90多歲的病患都來做這項手術,甚至還有101歲的成功案例,提醒病友遇到突然喘、心絞痛等心臟衰竭症狀時一定要馬上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