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外媒科學網站摘要:長相醜陋的人可能壽命更短

8月13日(星期二)消息,國外知名科學網站的主要內容如下:

《科學時報》網站(www.sciencetimes.com)

長相醜陋的人壽命更短

一項令人吃驚的新研究表明,長相不出衆的人在壽命上可能比長相出衆的人更短。這一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社會科學與醫學》(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雜誌上,研究顯示,長相不佳的男性平均壽命幾乎少一年,女性則可能少兩年。

這項研究是由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和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學者聯合進行的。他們分析了涉及早年威斯康星州8300多名高年級高中生幸福感調查數據,他們大多在1957年出生,在2022年步入老年或逝世。

研究人員參考了這些人高中時期的照片。結果表明,吸引力排名墊底的人的死亡率比中等吸引力的人高出16.8%。然而,顏值高的人的壽命與普通人相比並沒有顯著差異。

研究者指出,雖然顏值高低並不直接影響壽命,但它可能反映出一些潛在的健康問題。他們認爲,基因和社會標準等因素會使某些人看起來比其他人更具吸引力。

研究人員還指出,社會偏見可能是導致壽命差異的一個重要因素。更好的治療、更高的收入和更公正的社會待遇可能是長相更佳者較低死亡率的原因。

《每日科學》網站(www.sciencedaily.com)

1、最先進大腦掃描儀揭示神經元是如何共振的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大腦如何分層處理信息,不同的大腦區域負責不同的功能。但這些區域如何溝通並整合信息,形成一個統一的認知整體,這一直是一個謎。現在,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人類在閱讀時大腦神經元如何同步活動,爲我們提供瞭解開這一謎題的新線索。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自然人類行爲》(Nature Human Behavior)雜誌。

這種大腦區域間的同步現象,被稱爲“共漣漪(co-rippling)”,是將不同信息片段結合成一個連貫整體的關鍵過程。在齧齒動物中,海馬體(負責記憶編碼的大腦部分)中的共漣漪效應已被觀察到。在人類中,以前的研究也發現,整個大腦皮層可以發生共漣漪。

由於非侵入性腦掃描的侷限,人類大腦皮層的共漣漪難以觀察。爲此,研究人員採用了顱內腦電圖(EEG)掃描技術,從顱骨內部測量大腦電活動。他們研究了13名接受EEG監測的難治性癲癇患者,這爲深入研究大腦活動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讓參與者觀看一系列動物名字,這些名字或被隨機輔音串覆蓋,或展示爲無意義的字體,並要求他們按下按鈕標識所見的動物名字。研究人員發現了三個認知階段:初期階段,參與者在皮層視覺區域看到了單詞,但尚未進行意識處理;第二階段,信息通過“共漣漪”傳播到與複雜認知功能相關的其他皮層區域;最後階段,通過“共漣漪”,大腦皮層的信息整合成有意識的知識和行動——參與者按下按鈕。

研究人員發現,在整個測試過程中,參與這些認知階段的大腦不同部分之間發生了“共漣漪”,但當參與者識別真實單詞時,漣漪更強烈。

該研究的發現對於神經疾病和精神病的治療可能具有長遠影響,如精神分裂症等,其特徵就是信息整合過程的中斷。

更廣泛地說,這項研究的發現對我們理解大腦功能和人類經歷之間的聯繫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人員表示:“這關係到人類存在的一個根本問題,深入到精神與大腦關係的核心。”通過揭示大腦神經元如何協作,我們對意識本身的本質有了更深的瞭解。

2、隨着氣溫破紀錄,越來越多人認爲熱浪正影響日常活動

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的數據,2024年7月22日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天,而且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今年7月可能是歷史上最熱的7月。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安嫩伯格公共政策中心(APPC)在7月中旬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大多數人能夠識別出與熱有關疾病的三種主要症狀。同時,越來越多的人認爲熱浪正變得越來越頻繁和強烈,並影響他們的日常活動。

與APPC在2023年11月進行的調查相比,更多的人現在認爲氣候變化正在增加與熱相關的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和蟲媒疾病的風險。67%的受訪者持此觀點,而2023年11月這一比例爲58%。

在過去一年中,認爲極端高溫經常或頻繁影響他們日常活動的人數顯著增加。43%的受訪者表示,室外極端高溫經常(22%)或頻繁(21%)影響他們的日常活動,這一比例較2023年11月增加了8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人還知道與熱有關的疾病的三個主要症狀:頭暈(89%,2022年8月爲86%)、噁心(83%,2022年8月爲79%)及皮膚髮熱、發紅、乾燥或潮溼(72%,與2022年8月持平)或皮膚髮寒、蒼白和潮溼(42%,與2022年8月持平)。

然而,只有30%的受訪者瞭解,暴露在極端高溫下的孕婦比未暴露在這樣的條件下的孕婦更有可能提前分娩。

人們普遍意識到,與高溫相關的死亡在老年人中最爲常見。67%的受訪者知道,65歲或以上的老年人是與高溫相關死亡的高風險羣體,這一比例較2022年8月的數據(62%)有所上升。

幾乎所有人(92%)都認爲,爲預防與熱有關的疾病,飲用水比含糖飲料更爲有效。

《賽特科技日報》網站(https://scitechdaily.com)

1、“聽”溫度——科學家發現了人類感知的新層面

研究表明,人類可以通過聲音感知水溫。這種能力很可能是通過經驗積累而發展起來的,表明人類可能具備形成新的大腦感覺地圖和高級感知技能的潛能。

來自以色列賴克曼大學伊夫切爾大腦、認知與技術研究所(BCT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發現了這種被大部分人忽視的感知能力。通過利用機器學習技術,他們揭示了跨模態感知——即不同感官之間的相互作用。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該研究小組探討了人類是否能通過聲音感知水的熱特性,比如水溫,並研究了這種感知是否具有意識性。

該團隊還採用了多感官整合的原理——大腦將來自不同感覺模式的信息整合起來,形成對環境的統一感知的機制,來探索多感熱感知的可能性。此外,他們還利用了預訓練的深度神經網絡(DNN)和分類算法(如支持向量機),來檢測機器學習是否能夠一致地對不同溫度的水倒入時的聲音進行分類,並創建了這些熱特性在聲音中的物理編碼映射圖。

研究結果表明,人類能夠從日常經驗中學習複雜的感官映射,機器學習有助於揭示細微的感知現象。接下來的研究將探討人們是否會在大腦中爲這種體驗形成新的感官映射,類似於他們對視覺、觸覺和聽覺所做的處理。理論上,如果將這種方法與大腦刺激技術結合,可能實現埃隆·馬斯克最近提出的,通過神經連接創造超人能力的願景。

2、文明的種子:科學家在西歐發掘出7000年前的農業秘密

一個由西班牙巴塞羅那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爲我們提供了新石器時代早期西歐農業的出現和發展的新見解。他們發現,大約7000年前,地中海西部的首批農民採用了與今天相似的先進農業技術,選擇了最肥沃的土地進行耕種,種植的穀物品種與現代的極爲相似,並且節約使用家畜糞便。

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主要參考了伊比利亞半島上最重要和最複雜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拉德拉加(La Draga)以及該地區其它16個遺址的農業數據,重建了西歐農業興起時的環境條件、作物管理實踐和植物特徵。

研究發現,伊比利亞半島上最早的農民展現了一種穩定的穀物種植技術,這表明他們在從肥沃的新月地區向歐洲其它地區遷移的過程中,所攜帶的技術和遺傳物質不斷進化。新月地區是中東新石器時代農業的發源地。

自從約一萬二千年前在新月沃土(是指西亞、北非地區兩河流域及附近一連串肥沃的土地)出現以來,農業已經極大地改變了人類與自然環境以及社會經濟結構的關係。現在,這支團隊運用古環境重建和考古植物學技術,明確了拉德拉加地區農業興起時的條件。

拉德拉加位於西班牙班約萊斯湖東岸,是伊比利亞半島東北部最早的農業和畜牧業社區之一(公元前5200-4800年),見證了伊比利亞半島最初的農業和畜牧業社會。爲了爲這項研究增添區域視角,研究人員還參考了來自伊比利亞半島和法國南部其它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穀物數據。(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