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孩子都面臨的“新型學習危機”,終究還是來了……

作者:主創團·哎呀媽

偶然間看到一位初三家長的帖子,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女兒正處於緊張備考階段,能踏踏實實睡覺的時間少得可憐。

早上6點15分起牀,差不多7點到校。

晚上6點放學,6點15分出校門,吃完飯7點15分開始寫作業。

整整5門課,不停寫,很快5個小時過去了。

凌晨12點洗澡喘口氣,看兩眼小視頻,12點40分上牀睡覺。

如此高強度地學習,女兒喊身體累了,想去送外賣,羨慕別人退休,更羨慕家裡的狗。

哪怕是流浪狗,沒家裡的狗舒服,但起碼比她活得自由,她現在,連條狗都不如了。

這不到500字的“小作文”,別說這位媽媽替女兒難受,說女兒比996還苦。

連屏幕前的我,都忍不住感嘆一句:現在的孩子,真是太難了!

別人眼裡,他們風華正茂、年輕有活力,正是爲未來人生路奮鬥的最好時期。

但實際上呢?

兩點一線的日子,活動範圍全在家裡、學校,再來就是圖書館、補習班教室。

每天兩眼一睜,不是書本,就是一起學習的老師同學,還有不停催促寫作業的父母。

想想,都替他們感到壓力山大。

願意坦白自己學得累的孩子,起碼有個表達的出口。

但那些憋在心裡什麼都不說的,遲早出問題。

“新型學習危機”來了,別傻傻不知道

開頭的帖子,評論區好多跟貼的內容。

有同爲初三的孩子,說自己晚上7點半放學,吃完飯8點半,作業至少寫到十二點,還有自己額外的資料,一點多睡都算早的了。

有周末寫作業經常寫到凌晨2點,扛不住,打算高中走音樂路線,不碰文化課。

還有雙休日全是補習班,成績全市前10%,父母還覺得不滿意。

外界對孩子未來的期許,苦口婆心的那一句句“好好學習,將來出人頭地”的叮囑。

不知不覺中,這些變相成爲孩子痛苦、焦慮、絕望的負擔,壓得他們想笑都笑不出來。

網上有人採訪一班初中生,問他們“最大的煩惱是什麼”。

大多數都說“時間不夠用”、“作業很多”、“作業又多又難”。

跟父母反饋、吐露自己的壓力,得到的反饋卻是“這很正常,好好努力就是了”。

難怪問他們有什麼話想對父母說時,他們無一例外表示“無話可說”。

全世界都覺得“卷”很正常,學習不好的,要加把勁多刷題,多做練習,多上補習班;

學習好的,更不能放鬆警惕,要付出比別人更大的努力,才能和別人拉開距離。

然而這麼拼,衝得這麼猛,孩子哪有心思和時間去慢慢品味學習的快樂、求知的興奮?

中學教師王靜飛在採訪中,談到當下孩子一個很悲哀的現象:

“孩子被捲到沒有自主的興趣、愛好,他們沒有最想要的東西,不主動、不積極、不明確。”

這段話,我深有感觸。很多時候,我班上的孩子也是如此。

坐在教室裡,眼睛盯着老師看,可腦子一片空白。

拿到一份習題,先發會呆,回過神了還是不知道該幹什麼。

問他有什麼喜歡的,他什麼都答不上來,玩遊戲刷短視頻倒很帶勁兒,一說到學習立馬泄氣。

大家隱約知道,孩子大不如自己讀書時那樣的輕鬆、自由、快樂。

但又覺得一切正常,別的孩子書包也重,作業也多,睡眠也不充足,反正挺一挺上大學後,就會好起來的。

只是萬萬沒想到,孩子可能還沒機會出社會,就累倒在起跑線上。

瘋狂地“內卷”,正在批量生產“空心人”

董宇輝在一次直播間裡談到:

“青少年的問題,本質上是父母把孩子當作考試的工具,而沒有當作‘人’。”

大多數家庭都覺得,父母主要負責掙錢養家,孩子專心負責學習考試,其他什麼事都不要理。

聽起來分工明確,爲孩子提供最好的讀書條件。

然而發現沒有,這種場景下成長的孩子,卻成爲了學習工具、考試機器。

他們玩的天性被扼殺,自主探索世界的動力被消磨,就連對自己的認識,也失去了該有的參考標準。

到頭來,他無法自控地只能想到:

“我不學習,就是對不起父母。”

“我不該做和學習無關的事情,不然就是浪費時間。”

“我究竟是誰,考試不好,成績上不去,我不配做人。”

在《父母的反省》一書中,作者分享一位高二女孩的故事。

女孩成績非常優異。媽媽的同事、朋友,經常拿她和別人比較,還當着她的面,罵成績不好的同學。

明明知道父母很愛自己,自己比那些離異家庭的孩子,不知道幸福多少倍。

但從小到大接受父母這種“成績至上”的洗腦觀點,她每次考不好,就會自責,覺得媽媽應該養一個優秀的孩子,而不是讓媽媽丟臉的她。

在她看來,自己過得每一天都是浪費生命,沒有發揮出自己的價值,生活也沒什麼值得留戀的地方。

不是孩子不努力、不思進取,而是天天被催着走、逼着學,深陷“內卷”漩渦中的他,被捲成“永動機”。

不停運轉,從未停歇,不懂生活,自然也沒有生活的真實感。

一旦轉不動,停下來後,就變成“空心人”——無聊、空虛、完全沒有人生方向。

不知道學習的意義是什麼,更找不到喜歡的事情做,整天渾渾噩噩,身體就像打開一個缺口一樣,負面情緒和精神疾病就蜂擁而至,讓父母和孩子防不勝防。

正如一位自稱是“廢物”的清華學霸說的:

“當我意識到自己不夠聰明,長時間又獨自一人,來不及反應,就已經抑鬱了。”

面對無法掌控、壓力驟增的生存環境,成年人尚且慌亂,需要費很大勁才能調整過來。

何況心智還不成熟的孩子,他的處境,更是艱難,稍不留神就跌入深淵裡,完全無力自救。

孩子“學無力”,父母智慧處理最要緊

任何一個問題,都不是一夜間發生的。

孩子厭學、對生活沒有熱情和動力,一定是過去經歷過困難、挫敗,一點點積累起來。

身爲父母,要學會防患於未然,哪怕孩子已經出現各種不良狀態、各種負面情緒,也要智慧地應對,陪伴孩子渡過難關。

1、降低期待,真心接納孩子的“不夠好”。

江蘇一位爸爸,原本對15歲的兒子的要求很高。

兒子不聽話,不好好讀書,他就動手打罵,逼兒子學習。

結果兒子愈發逆反,厭學情緒嚴重,爸爸意識到問題出在自己身上,決定放下對兒子學習的執念,調整策略,請假帶兒子外出騎行。

整個旅途中,父子倆朝夕相處,爸爸不再提要求,慢慢看到兒子的優點,學會欣賞和誇讚。

而兒子也變得越來越開朗,成長了很多。

允許孩子沒那麼“好”,是一種教育的智慧。

當你的期待降低了,不再用高標準、高要求壓迫孩子,不趕鴨子上架,不拿他作對比。

孩子反倒能在自己能接受的節奏中,自由地活動、生長,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2、保持同頻,和孩子一起直面困難和挑戰,幫他舒緩壓力。

有個高三女孩,主動跟媽媽說“可不可以不上晚自習”。

每天在學校,從早上7點待到晚上10點,一擡頭就看到烏壓壓的人頭,別人的背影,寫着大寫的“焦慮”,她感覺快窒息了。

媽媽不是勸她堅持,而是把話聽進去了。

便主動找醫生開證明,跟老師申請,讓她不上晚自習。

如我前面說的,很多孩子開頭求助父母,是實在憋不住,所以希望父母能幫幫自己。

這時,父母不要忽略孩子言行舉止傳遞出來的信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感覺孩子沒辦法跨過去的時候,請抓住他的手,陪他一起邁過去。

父母的支持、陪伴,是減輕孩子壓力最大的“救命稻草”。

3、鼓勵孩子嘗試、探尋除學習以外的興趣,勻出時間和精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不要讓孩子受困於“學習”這個籠子中。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留心觀察孩子對什麼事物感興趣,是喜歡看動漫,還是戶外運動,或別的興趣。

只要是可接受範圍內的,請鼓勵他好好嘗試和發展。

每個孩子,都有發自內心的自驅力。

當他找到自己喜歡的事物,自發去做,有時間投入其中,他從中收穫到的滿足感和價值感,會給他帶來更多正面反饋和力量。

哪怕看上去“無用”,它也能在孩子無聊、煩惱、受挫的時候,有一份寄託和喘息。

北京四中前校長劉長銘說:“教育是一個緩慢而優雅的過程。”

希望我們和孩子,能找機會暫停一下不斷趕路的腳步,思考自己的未來,和更爲心動的人生計劃。

找到適合自己的風向標和支點後,心無旁騖地勇往直前。

這樣奔跑起來,纔有滿滿幹勁,心裡纔不迷茫。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