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孩子學習過程,家校不是對立面

不允許僅學生自評、家長代批作業代替老師職責山東濰坊的這項規定切中當下中小學教育領域一些學校教師痼疾。教師不認真批改作業就無法找出學生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進而給予針對性的教育,幫助學生提高成績。而以要求家長重視孩子學習的名義,把老師的職責都推給家長,某種程度來說也是教育領域的一種不正之風。

儘管現在的家長大多都有能力批閱中小學生的家庭作業,但是家校教育始終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學校和老師的功能無法被替代。同時,並不是所有家長都有精力批改孩子的作業。教師批改學生作業,是保證學生學習質量的普遍制度設計,必須無條件地履行。

在批改作業的工作中,教師與家長並不是對立面。批改作業是教師的職責,也是家長了解孩子學習情況途徑雙方目標是一致的。教師不能逃避改作業的義務,家長把教育孩子的責任都推給老師,同樣有失偏頗

瞭解孩子的學習狀況,家庭與學校都有責任且各有側重。家長在時間與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儘量配合學校教學工作,檢查輔導孩子做作業。家長言傳身教指導和幫助,有利於孩子提高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能力,樹立對學習的正確認識。同時,批改作業是教師課堂教學的延伸,教師批改作業可以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知識掌握程度,進而改進教學方案

總之,批改作業必須釐清職責與權利界線,家校不能互相推諉,雙方儘可能多參與孩子的學習過程不是什麼壞事。更爲關鍵的是,學校和家庭在盡好各自責任的情況下,要更好地溝通協作、相互配合,如此纔會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讓孩子更加快樂、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