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阿嬤來小住...孫擠一房:他們爲何還不回家? 從2部電影看世代隔閡

長者示意圖 。(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文/ 前資深媒體人朱國鳳

老張是我的老同事聚餐時愁眉苦臉,因爲住在南部老家的老爸老媽拒接電話禍首是兩個孫子原本小兄弟倆、一人一間房,井水不犯河水,但是阿公阿嬤北上小住時,必須騰出一間當孝親房。兩個正是血氣方剛的國中少年,擠在一間房的結果,當然是摩擦不斷。而且房間只塞得下一張書桌,搶不到書桌,就要到客廳旁邊的餐桌。偏偏晚餐後是阿公、阿嬤的連續劇時間老人家習慣音量開很大,不到一個禮拜,兩個孫子竟然大聲問老張,「阿公、阿嬤爲什麼還不回家?」二老當晚就氣得收拾行李,老張怎麼也攔不住。聽到老張的訴苦,我不禁想起兩部電影,一部是日本片《東京家族》(Tokyo Family),另一部是德國片《當櫻花盛開》(Cherry Blossoms),都是探討「當老父母要來小住時」的主題。

前一部的拍攝時間是20世紀(1950年代),後一部的拍攝年代是21世紀,當住在小鎮的老父母,到都會的兒女們家小住時,兒女們會有甚麼反應呢?從這兩部電影發現,無論年代早晚、或是國籍不同,電影裡的兒孫們,對於老父母到訪的反應,其實沒甚麼不同。(編按:《當櫻花盛開》與《東京家族》,皆可到公立圖書館借閱觀賞)《當櫻花盛開》裡的老父母是住在德國小鎮,《東京家族》裡的老父母是住在日本離島,都育有二子一女,兒女成年後都遷居到首都柏林與東京去討生活,老父母思念兒女,因此啓程「進京」。但是老父母的「柏林假期」與「東京假期」,最後都留下傷心的記憶。顯然一趟都會探親之旅,讓老父母們發現,「至親」似乎變「遠親」了,爲什麼會這樣呢?

▲長者示意圖 。(圖/CFP)其實兒女們的態度,在片子一開頭時,就已出現端倪。兩部片子中的老父母,都是在車站久候多時,來接車的兒子們,不是等錯月臺,就是跑錯車站,似乎暗示着兒子們對於老父母來訪的漫不經心。等在家裡的媳婦們,不管是柏林的媳婦,還是東京的媳婦,也都趕着在二老登門前趕緊大掃除。孫兒們雖然不會趕着做表面功夫,但是對於爺爺奶奶的到來,也有着共同的無感、甚至冷漠。

《東京家族》裡的長孫,跟母親抱怨,「爲何書桌被搬到弟弟房間去?」當得知自己的房間要空出來給爺爺奶奶住時,長孫的反應竟是「他們爲什麼不去住旅館?」《當櫻花盛開》裡的孫子女,當爺爺奶奶到家時,也是隻顧着趴在地板打電玩。住在都會區裡的兒女們,對於老父母來訪,不只沒有欣喜之情,還私下彼此打聽,「他們怎麼跑來了?」、「他們會待多久?」。而且對於老遠從家鄉扛來的土產,不管是德國的香腸、還是日本的味噌,也不太領情。這些細微的肢體動作,老父母都未察覺到。兩部片子裡的長子,基於盡義務的心情,原本都有打算要開車帶父母來個城市一日遊,結果都因故臨時取消。電影反映社會現實,在這兩部片子中,我看到不少三代之間的相處點滴,以及橫亙在世代間的障礙,很值得深思。

▲長者示意圖 。(圖/CFP)

▍親手拉拔長大習性差距仍會造成世代隔閡首先是習性的障礙。《當櫻花盛開》裡的老父母準備踏進長子家中時,跟在後面的長子,忙着提醒老爸「不要踩到花圃」,隱喻老爸將進入的是兒子的「領地」。後來老爸到東京探望外派次子,次子也是在老爸踏入客廳時,忙着提醒老爸要換上拖鞋,並且將老爸脫下來的皮鞋鞋頭朝外擺,更透露出老爸將面臨的是文化上的障礙。老父母可能很難理解,自己親手拉拔長大的兒女,成家後可能會與自己漸行漸遠。如果兒女是由鄉鎮遷居到都會、或是另一個國家,越是久未見面,彼此習性的差距會越擴大,進而形成世代間的隔閡。《當櫻花盛開》的老媽媽不禁感傷,「他們小時候的樣子我都還記得好清楚,但現在我卻不知道他們是誰了,我幾乎快不認識他們了」;老爸爸也說,「我跟他們不熟,他們跟我也不熟」,看了令人唏噓。

我們也會老去,要如何跟下一代保持「熟度」?如何跟上時代的腳步、縮短世代的隔閡?如果連小住都會如此「卡卡」可能期待三代長住嗎?

▲長者示意圖 。(圖/CFP)

▍居住空間狹隘,即使小住也會「卡卡」其次是都會居住空間侷促,也會讓老父母的小住產生困擾。兩部片中的孫子與孫女,都要讓出自己的房間。於是這些孫兒們,只關心爺爺奶奶甚麼時候會回去,這與老父母期待的共享天倫樂,有很大的落差。老人家來訪,對第三代的困擾,主要是讓出自己的房間,那麼對第二代的困擾又是甚麼呢?答案是「不知要拿他們怎麼辦?」鄉下的老父母來到大都市,東南西北搞不清楚,也不知如何自己找樂子,只好等待兒女安排、等待兒女帶領。偏偏都市兒女甚麼都有,就是沒有時間。面對無暇陪伴出遊,只好枯坐在暗室裡的老父母,感覺又是一道無形的壓力上身。

於是片中的兒女們私下抱怨「他們已經快把我搞亂了」、「他們已經快把我逼瘋了」、「我真的被弄得很煩」、「真討厭,已經很忙了,偏偏這時出亂子」。《當櫻花盛開》裡的老爸爸在妻子過世後,獨自一人來找東京的次子時,每天早出晚歸的次子,只能留下遙控器,讓老爸看電視打發一天;留下蔬果圖案小冊,讓父親自己到餐廳點菜;甚至還製作了一張姓名與電話的吊牌,以防父親迷路時可以派上用場

▲長者示意圖 。(圖/取自免費圖庫pakutaso)這些忙碌的兒女們,並不知道老父母對他們的期待,其實都很卑微。雖然兒女們沒有時間陪伴,但是老父母都認爲,「至少他們很健康」、「他們已經比大多數的孩子好多了」。這些忙碌的兒女們,當然也不知道,沒人陪伴的老父母們,呆坐在陌生街頭時的無助;甚至要用手帕綁在街邊的欄杆當記號,以免在車水馬龍中無法尋路回來。

或許忙碌的兒女們會想,這次沒空陪伴老父母出遊的內疚,可以靠下一次的團聚來救贖。但是片中有一句臺詞:「我以爲我們還有很多時間」,結果就像片中的櫻花一朝如雨飄落。兩部電影想要傳達的共同訊息應該是,老父母不辭辛苦的來訪,可能就是今生最後一次的家族團聚啊。

※本文經授權轉自愛長照:【朱國鳳專欄】當老父母要來小住時,兒孫會有什麼反應?從兩部電影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