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大變局:從“加速度”到“內在價值”

隨着經濟發展的變化,A股投資者認知正發生根本性轉變,從追求“交易邊際變化”到重新認知“內在價值”,“穩定價值類”資產配置價值上升。

廣發證券在最新的報告中指出,市場過去偏愛企業“加速度”,但現在卻更注重於企業的穩定成長和價值,尤其是那些ROE相對穩定的資產。

廣發證券指出,穩定價值類(ROE相對穩定的品種),實際上討論的是經濟實際基本面。經濟總需求的彈性下降(地產彈性、 出口彈性、消費彈性),邊際和變化的東西變少,穩定就具備了相對價值。

展望未來,廣發證券表示,在沒有出現下一輪地產週期反彈或科技爆發的階段,穩定價值類資產作爲“槓鈴策略”的一端,在中長期具備配置價值。

“穩定性”就是價值 市場轉向“穩定價值類”資產

根據廣發證券介紹,定價思維正逐漸由“交易邊際”,重新轉向認知“內在價值”:

面對這一變化,穩定性的價值凸顯,廣發證券指出:

進一步來看,作爲“槓鈴策略”的一端,穩定價值類資產在中長期具備配置價值。廣發證券指出:

由於A股的利潤增速(R)比淨資產增速(E)波動率大得多,上市公司能否或者說如何實現ROE的穩定性?

廣發證券指出,實現ROE的穩定性有兩種途徑:

從A股近2年上市公司的財務特徵來看,廣發證券總結出過去的一個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穩定價值類公司的特徵是往往具備供給側壁壘:或是通過牌照、品牌及某種門檻實現了競爭者的排他性(公用事業、消費行業),或是由於資源受限而天然具備供給約束(資源行業)。廣發證券指出,這類公司的利潤增速或許不高,但依靠高週轉、或穩定分紅,都可以實現ROE穩定性。

核心是穩定且高的ROE,股息率只是結果

很多人將“穩定價值”資產的特徵簡單總結爲“高股息”或者“紅利”,但廣發證券認爲“深度價值”類資產的本質是——未來ROE的穩定性。

以日本90年代的市場爲例,僅憑“股息率高低”這個單一變量很難在下行的市場環境中取得持續的超額收益,而相對高且穩定的ROE是行業獲勝的關鍵。

因此,廣發證券指出,穩定價值類的核心是相對穩定的ROE,股息率只是結果。

廣發證券指出,如果用DDM貼現率模型給股票估值,可以通過“收縮資本開支→提升自由現金流→提升分紅率d→提升DDM分子端”的路徑,來實現定價及估值中樞提升:

因此,廣發證券指出,上市公司可以通過提高分紅或回購比例來維持ROE水平,適當的分紅是股東權益最大化的一種理性選擇。

本文主要摘取自廣發證券《大變局 2:從交易邊際變化到認知內在價值》

分析師

劉晨明 SAC執證號:S0260524020001

鄭愷 SAC 執證號:S0260515090004

郭鎮 SAC 執證號:S026051408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