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吸金,銀行季末衝量壓力暴增,警惕資金掮客藉機生財

“最新季末銀行存款單,價格‘萬15’,定金‘萬3’。”在資金掮客張文(化名)經營的社羣中,他一口氣發佈了十餘條資金需求單,收益價格從萬10到萬15不等,尋找潛在“銀主”(資金提供方)上門。

“萬X”這種說法是資金掮客們的“行話”。例如,“萬15”是指,1萬元一次可以獲得15元的收益。這意味着,假設“銀主”一次操作存入500萬元,僅1~2天就可獲得7500元的收益。

這兩天是張文難得的生意旺季,不僅有老銀行客戶尋找資金,還有零星新客戶的急單排上日程。

資金掮客生意火爆的背後,是銀行季末暴增的指標壓力。持續的存款降息潮下,銀行攬儲壓力不斷增大。雪上加霜的是,隨着股市牛市漸起,不少投資者紛紛將存款資金騰挪進股市,大量資金短期內流出銀行體系。爲了衝刺季末指標,不少銀行人只能無奈藉助資金掮客“穿針引線”,利用高額貼息吸引客戶“衝量”。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在監管趨嚴的影響下,資金掮客的操作開始出現新特點。零散的個人掮客開始陸續隱退,剩餘的多爲資金掮客中介機構,操作更隱蔽且效率較高。部分中介機構不僅設立定金機制、拉羣統一對接,還定期組織“銀主”參與“拼團”獲取更高的收益。

季末資金掮客再出江湖

“銀行存款單,50萬元起收資金,收益隨時波動,漲跌無悔。”在季末,張文只協助操作大單,起存金額高,收益也高。

“銀行爲了完成存款任務指標,臨時找資金衝一下賬戶數量。”張文介紹,一般只需要月底最後一天轉入,次月1號轉出就行。衝量大月一般就在季度末,比如3月、6月、9月、12月。9月不僅是衝量大月,而且近期銀行指標差的比較大,對資金需求量大,收益率也相對高一些。

第一財經記者接觸了幾位資金掮客,可能因爲監管越來越嚴,零散的個人掮客陸續隱退,剩下的多是具有一定規模的資金掮客中介機構,操作流程更加隱蔽,效率也更高。

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諮詢時,一家資金中介機構人員元夢(化名)告訴記者,如確認要做訂單,需要先告訴客服自身有多少資金,客服根據情況匹配“行口”(對應的銀行訂單)。匹配完成後,根據相應的銀行流程進行開卡和收取銀行定金,定金在“萬三”左右。開卡、存入環節均需要截圖給客服確認。原則上,存入資金當日或次日會結清全部費用,費用將通過第三方渠道轉入,全程不需要與銀行工作人員有任何接觸。

“基本由我們負責中間所有溝通,這也是爲了保證業務安全。”元夢解釋稱。

如果客戶的資金體量較小,沒辦法接下訂單,資金掮客還會安排“拼團”接單。張文告訴記者,“拼團”接單操作流程與普通訂單一樣,只是“拼團”接的單體量會更大一些,收益率也可能更高。這一過程由掮客們從中撮合,湊夠資金量後統一向銀行“交貨”。

對於可能的違約風險,資金掮客們則會利用“行規”約束。元夢介紹,按照其所在中介機構規定,“違約雙賠”即如果銀行下了訂單,後期又不要資金了,定金歸客戶;如果客戶或中介收了定金,後期違約,不僅要歸還定金,還要賠償銀行定金1倍的資金。

A股“吸金”,銀行存款壓力激增

資金掮客穿針引線“衝時點”背後,是銀行日益增大的存款指標壓力。

銀行存款利率多輪下調後,存款產品的“吸金”能力開始減弱。一家國有大行客戶經理李東(化名)告訴記者,這次降息以後,攬儲難度更大了,但KPI沒有明顯下調。今天(9月30日)已到季末最後一天,其所在網點仍有12%左右的存款指標沒有完成。

令銀行雪上加霜的是,近期股市暴漲,一些投資者還將銀行存款、理財資金“搬家”到股市,分流了大量資金。

上週,A股和港股市場在政策超預期催化下大幅上漲。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大漲12.81%、 17.83%、22.71%。30日,A股成交額持續放量,截至收盤,兩市成交額突破2.5萬億元,刷新歷史紀錄。

有數據側面印證了資金正從銀行體系流入股市。據中國工商銀行數據,該行9月27日投資者銀證轉賬淨值指數飆升至7.04,顯著高於前4個交易日的0.66、2.15、1.4、4.4,周度均值爲3.13,創下2021年以來3年半的新高。工商銀行銀證轉賬淨值指數,定義爲對應交易日工行賬戶銀證轉賬淨轉入證券市場金額與2017年工行賬戶銀證轉賬淨轉入證券市場資金量日均值的比值,直觀反映了交易日工行全部投資者淨轉入證券市場資金量的情況。

記者在採訪過程中注意到,有個人投資者正在轉讓大額存單或提前取款,跑步進入股市。

一名投資者告訴記者,自己今早已將一筆4.05%的大額存單轉讓,剩餘期限2年多,還有多筆4.5%的大額存單也打算陸續轉出,取出的錢準備“進場搶籌”。

果斷調倉主要是因爲他在近期股市行情中嚐到“甜頭”。“在行情低點買了白酒,最近幾天賺了15%了。”他打算在資金到位後,繼續加倉。

與上述投資者類似的情況並不少。某股份行APP中,大額存單轉讓數量明顯增多。部分投資者爲快速轉手,甚至設置了一定讓利幅度,願意將部分持有的利息讓渡給接手方。某民營銀行APP轉讓區內,今早也出現多筆高利率大額存單轉讓,部分存單折算年化利率高達4.3%。

“股市的復甦對我們‘衝指標’來說是一個挑戰。本來KPI就還差一大截,現在基本靠正常途徑完成無望。”李東告訴記者,季末最後一週,他們都在加班加點拜訪客戶,適時推薦權益類理財產品或者邀約存款,但有意者寥寥無幾。

在李東看來,市場對節後存款降息的預期較爲強烈,疊加股市行情,存款資金流出可能只是時間早晚問題,他們能做的只是讓季末資金流出的速度更平緩一些。

背後隱患

資金掮客連接供需雙方背後,潛藏着諸多風險。

從銀行端來看,資金掮客介入後,銀行內卷貼息存款變相拉高了存款成本,本就岌岌可危的淨息差進一步承壓。金融監管總局發佈的2024年二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顯示,我國商業銀行淨息差爲1.54%,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0BP。這一息差水平已突破《合格審慎評估實施辦法(2023年修訂版)》中自律機制合意淨息差1.8%的臨界值。

一名銀行業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銀行的經營風險,而大量貼息存款的出現容易引發惡性競爭,導致金融秩序混亂。

我國《儲蓄管理條例》規定,儲蓄機構不得使用不正當手段吸收儲蓄存款。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關於完善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也提到,銀行不得通過返還現金或有價證券、贈送實物等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

監管也在不斷從嚴。今年4月8日,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發佈倡議,明確銀行應對手工補息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明確審批要件和流程,上收審批權限至一級分行或更高層級。堅決壓實業務條線、風險控制、營運及賬簿管理等部門責任,對倡議發佈後仍違規補息的責任人員予以嚴肅處理。

從資金提供方來看,辦理貼息存款也有潛在風險。廣東一名律師告訴記者,貼息存款因爲很多環節並非通過正常途徑辦理,存在資金安全風險。此前出現過銀行工作人員與資金掮客合謀,借“陽光貼息”存款名義讓客戶設置指定密碼、封存存單,藉機轉移資金的情況。一旦中間環節出現問題,儲戶的權益無法得到保障。

多位受訪者認爲,要解決這一問題,關鍵還在於優化銀行KPI考覈體系。

一名銀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要減少銀行季末衝量,不僅要做好銀行內控,更重要的是優化KPI考覈。尤其是近年來,存款降息等因素影響,行業變化較快,要根據市場環境和銀行業務戰略的變化,定期調整KPI指標,確保考覈體系與業務發展同步。

博通分析金融行業分析師王蓬博建議,銀行應採用更加靈活且長期導向的KPI體系,同時結合其他因素進行綜合評估。此外,通過產品和服務創新,以及與其他行業的合作來創造新的應用場景,可以幫助銀行員工更有效地達成業績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