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讀翻譯小說 齊邦媛結書緣

書名:卻顧所來徑:當代名家訪談錄作者:單德興出版:允晨文化上市日期:2014/11/1

訪談進行時,高齡88的齊邦媛教授與翻譯結緣已超過四分之三個世紀。她從10歲左右開始閱讀翻譯文學,後來閱讀父親齊世英先生主編的《時與潮》雜誌中的翻譯。抗戰期間就讀武漢大學外文系,受教於朱光潛、吳宓等名家。來臺後曾兼任故宮博物院英文秘書,擔任筆譯與口譯,後來又在東海大學、臺灣大學等校講授翻譯。在國立編譯館擔任人文社會組主任時,除了致力於教科書改革,也大力推動中英翻譯。在擔任中華民國筆會季刊主編期間更是不遺餘力,多年如一日。

單:你畢生與翻譯結緣,先後扮演過不同角色,從早年的純讀者與學生,到後來擔任口譯,講授翻譯,又多年扮演譯者、編者、學者的角色,現在你的回憶錄《巨流河》被譯成日、英等重要外語,所以又成爲被譯者。因此,你與翻譯的關係可謂既長、又深且廣,先後扮演了多重角色,經驗豐富而且特殊。能不能請你談談最早是如何與翻譯結緣的?

齊:爲了準備你的訪問,仔細一想,其實我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文學教育是從翻譯來的,因爲我從10歲左右就開始讀林琴南的翻譯。林琴南的翻譯真是很特別,他的古文非常好,所選的西方材料也都是重點。

單:像是哪些翻譯?

齊:像是《巴黎茶花女遺事》。他的中文真是好,是很古典的古文,對我的中文有些幫助。從10歲到現在,已經70多年了,我想翻譯小說對我影響最大。

(摘自本書翻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