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立信中國總裁趙鈞陶:中國5G商用部署是對全球的巨大利好

萬物智聯的5G時代即將到來,從今年5月開始,本站科技重磅打造“5G+訪談”,邀請行業內大咖共話5G,探討“5G+”時代的機遇和挑戰。本站科技將通過專業視角持續爲大家帶來5G最前沿的報道。

第九期訪談,本站科技對話愛立信中國總裁趙鈞陶,在工信部宣佈對四家運營商發放5G正式商用牌照的行業背景下,深度解讀5G將爲產業互聯網及普通消費者帶來的巨大變化。

文/張楠

“2019年的6月是令人鼓舞的,工信部正式發佈4張商用5G牌照,兩步並作一步走,對於5G+產業互聯網,以及全球的5G發展都是巨大的利好。”言語中,不難感受到趙鈞陶對於中國5G商用進程快速推進的喜悅,以及對於5G在中國未來發展的信心。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12日,即5G在韓國正式商用69天后,韓國的5G用戶總數突破100萬。趙鈞陶表示,從未見過任何一個單一市場、單一的移動通信技術,在如此短的時間,被如此多的消費者接受。

中國5G商用部署是對全球的巨大利好

2019年是5G商用元年,隨着5G全球商用的快速推進,人們的預期被不斷刷新。愛立信最新一期移動市場報告顯示,今年年底,5G全球用戶將超過一千萬;5年後的2024年,這個數字將達到19億,佔全球整個移動用戶的20%,話務量將超過全球移動通信網話務量的35%,如此快的爬升和擴張速度,前所未有。

趙鈞陶談到,中國目前已經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同時進入5G的商用部署階段,對全球來講,是一個極大利好。一方面,可以壯大全球5G的用戶基礎;另一方面,中國龐大的市場規模,有助於加快整個5G產業鏈的建設,併爲中國的創新生態帶來很大益處,從而促進全球5G應用的發展。

談到愛立信在中國5G發展進程中的作用,趙鈞陶表示,作爲從第一代移動通信技術開始,唯一親歷了移動通信發展全過程的企業,愛立信正在不斷加大在中國5G研發投入。截至目前,愛立信在中國的5G研發團隊已經超過5000人,年均研發投入超過30億元人民幣。目前,愛立信在全球已經獲得22個可公示5G商用合同。

5G+產業互聯網,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趙鈞陶強調,通過對於5G商用部署效果的跟蹤,5G網絡的改進和穩定程度,在以“天”爲單位迅速完善,製造商和運營商齊心協力將5G網絡性能表現持續優化。而從消費者的角度,以韓國爲例,目前普通消費者對於5G商用的接受程度相當高,當然5G的發展仍然需要一個過程,因此消費者需要給5G發展多一些時間,多一些包容。

除了製造商和運營商外,傳統企業、垂直行業則需要更加開放,同時各方之間要加強溝通交流。在此過程中,政府應從中發揮橋樑作用,同時在5G+產業互聯網的大環境下,根據不同垂直行業的特點和政策,及時調整相關法律法規,催化“5G+垂直行業”的融合進程。

談到垂直行業與5G技術的緊密關係時,趙鈞陶認爲,目前的垂直行業中,無人駕駛汽車以及基於VR、AR技術的遊戲(娛樂)等行業,將最先受益於5G,帶給用戶前所未有的駕駛和使用體驗。此外,教育、醫療、廣播電視、物流、製造業等行業,也將在5G賦能後飛速發展。

趙鈞陶認爲,5G時代,徹底顛覆用戶體驗的“殺手級”應用將隨處可見,就像4G時代的移動支付等,將爲消費者及整個產業互聯網帶來無限可能早已遠遠超出了當初人們的想象。

企業要拿出“真功夫”,而非停留在實驗室階段

趙鈞陶介紹到,愛立信是目前製造商中爲數不多的在高中低頻段5G NR產品全部就緒的廠商,在具體應用層面也在不斷進行探索與優化。

以5G+醫療爲例,愛立信的醫療輔助診療設備中,已經加入基於大數據和仿生學的觸感反饋技術,醫生在手術過程中,可以通過觸感反饋,感知病人身體組織的軟硬程度,從而做出準確的病變判斷。

即將開幕的MWC上海2019,是中國工信部發放5G正式商用牌照後的第一個在中國舉行的全球性大型通信行業展會,針對此次展會的背景,趙鈞陶表示,此次展會相比以前具有更加深遠的意義,其最大的不同,是幾乎所有廠商都必須拿出自己的“真功夫”,真正關注產品和服務對於5G商用部署所帶來的具體落地效果,而非“紙上談兵”。在之前5G的測試、演示階段,多數產品和技術,都停留在實驗室階段,而在5G正式商用後,這個狀況將迅速改變。

以下爲本站科技對話趙鈞陶部分實錄:

本站科技:5G產業越來越熱,愛立信目前有哪些佈局和計劃? 在中國本土將扮演什麼角色?

趙鈞陶:針對5G的商業部署,例如韓國,愛立信就是重要的參與者之一。在中國本土的5G商用部署參與上,愛立信也做了充分的準備,包括生產供應、技術研發、產品開發,以及本土的交付力量等等。當然,這背後也離不開愛立信集團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和對對中國的大力支持。比如愛立信在這幾年爲了備戰5G,對中國整個的研發力量做了極大的加強目前有超過5000多名工程師在中國重點做5G的開發工作,包括5G的硬件,也包括5G的軟件,成爲全球5G的一個重要的力量。而且,我們現在在中國年均研發的投資超過30億人民幣,這是一個巨大的投資。

本站科技:5G商用市場,愛立信希望用自己的哪些優勢來搶佔市場份額?

趙鈞陶:有幾個重要點:一個是愛立信的移動通信的知識,也就是我們講的knowledge和confidence,在業內處於最強一列,同時愛立信是5G標準最大的貢獻者和影響者之一。另外,愛立信是一個親歷者,從國內、國外來看都是,沒有第二家。從外資的情況來看,諾基亞和我們現在基本上是唯一的兩家全球規模企業。但是諾基亞在第一代移動通信的過程基本沒有參加,第二代的後期才從專網轉到公衆移動通信網。從諾基亞公司本身的演變歷史來看,它做過不同的行業,但是每次轉型都很成功,所以它能夠堅持到現在。目前國內優秀的企業,例如華爲,基本上都是從第二代移動通信後期才加入。

本站科技:5G+產業互聯網時代,您認爲哪個垂直行業將最先受益於5G?

趙鈞陶:從目前的垂直行業看,大家現在在談的規模很大並且很深入的一個市場,就是無人駕駛汽車。但是不能錯誤的理解,我所說的無人駕駛汽車會是一個特別大的受益者,或者基本上沒有辦法離開5G,這並不是一步到位的。

另外一個行業就是遊戲(娛樂)行業。遊戲行業可以通過5G技術結合虛擬現實技術和增強現實技術,帶來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本站科技:爲了衝刺5G的商用階段,您認爲政府、企業以及消費者等參與者需要重點做好哪些準備?

趙鈞陶:5G的成功既不是運營商一家可以辦到的,也不是製造商可以辦到的,5G要在中國成功是一個全方位的、全生態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政府可以起到特特別重要的作用。例如,5G的商用部署需要牌照,需要頻率,頻率是爲了使5G更好地覆蓋,支持更大的話務量或行業應用,需要各頻段,可能有專有的,也有公有的。頻率在政府的手中,政府要及早部署,及早釋放。

更重要的一點,目前不僅通信產業的主管部門要起到作用,垂直行業的法律法規也需要不斷完善,例如無人車、無人機、醫療、安全管理以及工廠的數字化轉型等等,每一個行業都有其特別的管制要求。原來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需要重新地審視,看是不是能支持5G在某個行業裡的應用。作爲垂直行業來說,則要加強與通信行業的溝通交流。

另外,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講也要包容。5G網絡有一個成熟的過程,在網絡的性能和表現上有一個逐漸逐漸調整的過程,我覺得韓國這點做得相當相當出色。我就沒有想到他們這麼快就接受了。

本站科技:5G應用元年,您認爲5G會給普通人帶來哪些變化?

趙鈞陶:5G將爲普通消費者帶來的變化非常多,例如教育,消費者可以學習到更多的內容,也就是我們講的“5G+教育”。原來的教育,儘管已經加入電話教學和多媒體教學,但由於技術能力的限制,學生能夠真正親身體驗,親身感受到的,也就是現場感和參與感,還是有差別的。5G的到來,可以大大提升學生受教育過程中的現場感和參與感。

再例如,針對普通的遊戲玩家來說,4G時代儘管已經很快了,但是從玩家的反饋來看,用手機玩還是和電腦玩是體驗不一樣的。電腦卡頓很少,遊戲畫面也非常清晰,但因爲手機屏幕小,速率不夠高,所以很難達到相同的遊戲體驗,5G時代則可以把卡頓現象完全解決,同時加入VR和AR技術。

本站科技:您認爲5G時代的殺手級應用是什麼?

趙鈞陶:殺手級應用將會是什麼,其實是一個特別難回答的問題。因爲在過去幾代移動通信的時候,大家都在談,都在問,但是實際上最後出現的都和原來說的不一樣。

就我個人的感覺,5G加上AR、VR技術會對消費者的消費體驗新的應用項目,並將未新的應用領域的開發帶來巨大提升,帶來無限的想象。例如人工智能眼鏡,或者AR、VR眼鏡,從目前的產品形態來看很笨重,而且很昂貴。現在有5G+VR,再加上邊緣雲等邊緣計算能力,產品就變得很便宜。原來可能是要1000元人民幣,現在可能100、或者200人民幣就可以買到。5G時代可以想象的應用太多太多了,所以說殺手級應用,難以準確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