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妻助丈夫減10公斤 重度脂肪肝竟「消光光」

醫師提醒,民衆應常量腰圍來檢視自我檢康,男性不超過90公分、女性不超過80公分。(倪浩倫攝)

45歲的小陳(化名),擁有部分中年人有的中廣身材,某次健檢時卻發現已有重度脂肪肝,肝指數更飆破200、是正常值上限的5倍,遭醫師警告有肝纖維化、肝硬化風險,嚇得趕緊減肥,在妻子每天烹調健康飲食、並督促他積極運動的協助下,成功減下10公斤,回診發現脂肪肝已完全消失。

肝臟是人體倉庫,當吸收過多熱量或養分,會轉化成脂肪儲存在肝臟,形成如「肝包油」的脂肪肝。收治小陳的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楊培銘表示,研究顯示,BMI(身體質量指數)大於等於24的肥胖者,8成有脂肪肝,其中BMI大於等於35的重度肥胖者,更逾9成有脂肪肝。

楊培銘解釋,若因肥胖引起的脂肪肝,有10~20%機率會惡化成脂肪性肝炎,若仍不控制,有10%機率會變成肝硬化,「同時提高罹患肝癌、結腸直腸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小陳在妻子的「飲食控制」下,不僅積極配合,還勤做運動,最終成功甩去10公斤,不僅脂肪肝從「重度」變「沒有」,生活、工作也更有活力。楊培銘說,脂肪肝在惡化成肝纖維化之前,都屬「可逆的」,提醒民衆絕不要放任自己胖下去。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蔡克嵩指出,肥胖不僅易出現脂肪肝,也是引發代謝症候羣關鍵因素,患者未來得到共病的機率也較一般人高出很多,包括糖尿病(6倍)、高血壓(4倍)、心臟病(3倍)和腦中風(2倍),2015年逾5萬人因代謝症候羣衍生的疾病而死亡,「甚至超過癌症的4.6萬人」。

蔡克嵩提醒,腹部肥胖是代謝症候羣的最危險因子,男性腰圍應控制不超過90公分、女性80公分,研究顯示,腰圍一旦超標,有超過5成機率罹患代謝症候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