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加速新藥開發 學者促培育人才

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昨天登場,今年聚焦在智慧創新、生醫永續及健康臺灣,AI結合生醫也是討論焦點,國科會科技辦公室副執行秘書呂佩融表示,AI導入新藥研發,可模擬優化研發流程,以小分子抑制劑爲例,研發時間從五年縮短到一點五年,成本從六億美元減少到二六○萬美元。學者建議,想要將AI新技術投入製藥,國家應積極培育製藥業人才,必須走在最前面纔有未來。

行政院長卓榮泰昨天出席開幕指出,賴清德總統選前就強調要擴大醫療投資、打造健康臺灣,政府並持續用政策、法規、資金、人才,促進產業更好的發展基礎,期盼會議能透過與會者集思廣益,爲國家生醫產業擬定各項政策。

廣達集團創辦人林百里分享他的團隊發展出的平臺,運用AI協助醫療工作;國科會科技辦公室副執行秘書呂佩融指出,在藥物研發方面,AI導入能模擬優化研發流程。

AI用於新藥開發現況爲何?中華景康藥學基金會董事長、臺大藥學專業學院教授沈麗娟表示,大型藥廠至少已經發展五至十年了。藥品開發時,必須先找到一個具有治療潛力的分子,經電腦模擬觀察它對體內細胞的作用,再由動物實驗、人體試驗加以驗證、篩選,過程耗費許多時間、經費。

如今利用AI可快速分析過去研發藥物的資料庫,經電腦大量學習後,尋找出可以用於製藥的分子結構,再進行模擬,甚至可從老藥或已研究的藥物找出作用在其他的蛋白質受體功用,研發出新的機轉、適用範圍,並縮短動物實驗、人體試驗的時間,快速找到有潛力的藥品。

國際生物製藥相關的AI公司英科智能日前於國內設立亞洲第一個研發中心。沈麗娟說,該公司已與藥廠、學校進行合作,在學術、研究、研發等方面互相學習,大幅減少藥物開發的時間及成本,目前已有教授利用AI、電腦模擬找到新藥開發的使用方式。

「國家應積極培育製藥業的人才,必須走在最前面纔有未來。」沈麗娟說,製藥過程複雜,想將AI新技術投入製藥環節,需要相關人才。以瑞士爲例,積極培育人才,因此製藥發達;她建議由國家建立專業學院,培育更多製藥產界所需的高階人才,同時吸引來自其他國家的優秀人才,積極整合,相信可讓國內製藥產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