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死角逐:燃燒的黎明丨2024年終特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孔海麗 北京報道
“巨頭把控着最大的流量渠道,不僅拒絕其他家AI產品的投放,甚至在業務競爭上‘不講武德’。”
近日,某大模型創業公司高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在B端競標中,國內個別大廠悄悄擴大了“封殺”範圍,“客戶如果選了別家大模型,做出來的應用產品也不允許走他們的流量分發。”
AI大模型已經開始短兵相接。
2024年,行業的深水區比預期來得更快,各家跑馬圈地逐漸見分曉,水下、甚至水面之上,上演着更直接的競爭。
上半年,行業裡還在講“做通用大模型還是垂直大模型”,到了10月份,就傳出中國大模型“六小虎”中至少有兩家已放棄預訓練模型的消息,業務重心轉向AI應用。
應用層面,大模型不再單一聚焦於文字生成,逐漸滲透至視覺理解、視頻生成、智能搜索、AI Agent(智能體)、AI硬件等新興應用,“儘量離用戶近一些”,但商業化進程依然艱難。
多位行業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認爲,國內大模型領域從去年的狂歡,逐漸迴歸到商業落地的現實考量。
在這個過程中,AI創企“跑出來”的窗口期正在收縮,巨頭的包抄全面上力度。不過小公司並非沒有出路,只是更考驗商業策略和運營打法。
而投資市場,已經變得謹慎。AI創業者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資金開始看重商業化表現和變現可能。
戈壁創投創始合夥人曹嘉泰也說,目前的投資方向一定是真正有技術含量和壁壘的項目,過去那種靠資本運營去推動,誰搶到先機誰就能贏的模式,機會不大了。
巨頭的反擊與分化
2024年,科技大廠的AI座次發生變化。
根據QuestMobile數據,截至2024年10月,豆包日活達到945萬,在AI產品中登上國內第一。就在去年11月,文心一言、豆包與訊飛星火的日活還分別是155.4萬、124.6萬、71.9萬。
資本市場近日甚至颳起了“豆包概念股”的風,字節站出來提示“切勿輕信市場傳言”。
相比之下,字節的AI起步較晚,2023年3月,百度、阿里、科大訊飛相繼上線了大模型產品和AI應用,同年8月,字節才發佈豆包大模型,這也是當時字節旗下唯一一個AI產品。
“起步晚,但大模型決心強。”快思慢想研究院院長、原商湯智能產業研究院創始院長田豐評價,字節今年的陣型和研發策略都拉得很猛, “全面押注AI”。
創始人張一鳴甚至親自監督了從競爭對手公司招聘人工智能頂尖人才,原任職於零一萬物的黃文灝、Google的蔣路、阿里的周暢、序智科技創始人秦嘉禹相繼進入字節。他對AI的篤定,可能比前幾次對遊戲、虛擬現實和在線教育的力度都要高。
上週,字節旗下火山引擎總裁譚待接受採訪時感慨說:“今年是大模型高速發展的一年。當你看到一列高速行駛的列車,最重要就是確保自己要登上這趟車。”
到今年,字節的AI產品達到了二十幾個,包括AI開發平臺、虛擬陪伴、AI繪畫、學習工具、視頻編輯工具、AI硬件等等。
是即便站在外圍,也能感受到字節AI野心旺盛的程度。
字節燃起的烈火之外,其他科技大廠的AI戰略顯得相對理性。
動身最早的百度,選擇把AI嵌進業務流裡,搜索與智能體結合是其重點,用檢索增強技術強化百度搜索業務,並且在行業內率先押注智能體,強調從感知、推理到決策的交互性和場景適配能力。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在三季度總監會上表示,AI業務強調務實取捨,“Sora類視頻生成難以商業化,百度不涉足”,並且文小言的推廣不會太激進,稱“未來,AI仍是百度的核心方向。”
阿里憑藉通義千問,被稱爲“中國版Meta”。一位國內科技大廠AI從業者認爲,通義很早就搶佔了開源模型的生態位,圈內對Qwen認可度也不錯,但阿里對C端的進取心不高,大模型對內投入不算明顯,對外投資倒挺多。
在阿里內部,AI被融入電商、金融、物流、雲計算等核心業務板塊。以阿里的電商基本盤爲例,AI有效輔助營銷、選品、倉儲、客服等工作流程。
被列爲“阿里四小龍”的夸克,有着阿里內部代表to C的AI應用,把AI搜索下沉到搜題、寫作、文件總結、PPT等生產力工具場景裡去,希望做大做強“中國版Chrome”。
有微信給的安全感,騰訊相對“佛系”。騰訊主要是用AI優化社交、遊戲、內容創作業務,AI本身更像是一個輔助工具。
被問及騰訊元寶大模型是否會嵌入商業搜索結果,騰訊首席戰略官詹姆斯・米歇爾(James Mitchell)的答案是,不會,並不急於進行商業變現。
前述AI從業者介紹,圈內風向認爲,通用大模型不會留下來太多,以後大概就3到5家大模型能成爲主流玩家,撐不住的企業陸續退出競爭,被淘汰或是轉型。這其中,大廠的贏面比較大。
AI創企調整姿態
對AI創企的擔憂,今年有所加深。
據金沙江創投朱嘯虎透露,月之暗面還未正式成立時,就有融資款到賬了,A輪融了數億美金。一年之後,估值迅速翻至30億美元。“移動互聯網時期哪有這種待遇,投資人苦,創業者也苦。”
今年下半年,AI創企的融資有所放緩,僅智譜AI和階躍星辰在12月有融資新動向。
傳出“六小虎中至少兩家放棄預訓練”後,零一萬物創始人李開復火速闢謠,稱零一萬物絕不放棄預訓練。
無論兩家創企是誰,行業共同的認知在於,小公司確實需要把資源聚焦,用來做更現實的事情。
曹嘉泰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大的通用模型只有科技巨頭纔有機會,小的創業者或者VC機構應該去挖掘一些垂直賽道的機會。
正如曹嘉泰的感知,創企們已經做出了調整。
智譜專注於具體應用場景,在B端項目深入探索,尤其是知識庫和企業搜索領域,形成了穩定的營收來源。據記者瞭解,智譜今年的商業化逆勢增長100%,其MaaS平臺的API年收入同比增長超過30倍。
零一萬物選擇把C端生意放在海外市場,用李開復的說法是,先在付費意願較強的市場走通路徑,再轉回國內。B端強調“不做賠錢的生意”。
百川早早鎖定了垂域大模型,在醫療AI細分賽道風生水起,暫時處在大廠射程之外。
Minimax重點佈局視覺大模型,其視頻大模型在海外市場崛起很快。
月之暗面和階躍星辰則在C端生產力工具領域,謀求一席之地。
面對“獨角獸很難打過大廠”的觀點,一位有多年大廠工作經歷的大模型創業團隊成員有不同看法。
大創新之下反而有小公司的機會,AI是前無僅有的大突破,差異化機會非常多,“大公司也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做。”他說。
“而且從本質上來講,也沒必要害怕大公司,最終PK的是大公司一個業務部門而已。”該人士表示:“創企的速度快、凝聚力強,大家的認知很齊,內部沒有那麼多撕扯和掣肘。”
田豐也認爲,創業企業要尋找科技巨頭“盔甲上的裂縫”,做下一代創新。
再往下走,更小的創業企業,如果沒有明星團隊和好的賽道,則會相對吃力。
剛完成數億人民幣融資的AI視頻生成初創公司智象未來,其創始人梅濤說,初創公司不要去跟字節這些大廠正面競爭,要在算法上有獨闢蹊徑的創新,還得把細分行業的最後一公里問題解決好。
硅谷一位AI創業者對記者感慨:“創業之路一定要離巨頭遠一點,如果離巨頭太近又沒有自己的壁壘的話,實在是太容易死了。”
這個規律,同樣適用於國內新興市場裡的摸爬滾打。
應用向務實狂奔
一年之前的“百模打榜”,彷彿已經是上輩子的事,如今,行業不光拼應用,還拼“務實”。
在今年9月的一場內部交流中,李彥宏強調,百度不允許技術人員去打榜,真正衡量大模型能力,應該是在具體應用場景中,看是否能滿足用戶需求、產生價值增益。
與百度的看法一致。2024年,AI大模型不再一味追求理論性能,而是轉向更加實際的應用探索。這種轉變體現在多模態模型、AI Agent探索、AI硬件開發等領域。
從大語言模型到視頻大模型,多模態承載的信息量爆炸式增長。6月,快手基於內容生態發佈可靈AI視頻大模型;7月,智譜上線智譜清影並配備CogSound背景音樂生成工具;8月,另一家短視頻巨頭,字節推出即夢AI一站式創作平臺,11月宣佈即夢AI兩大視頻模型S2.0Pro和P2.0Pro正式全量上線。
在字節和快手的規劃中,視頻大模型是內容創作的未來,從生成到剪輯製作的鏈條裡,藏着業務的未來王國。
多模態技術在千行百業裡的應用,也在迅速鋪開。影視製作方面,抖音、快手、百度、360都燒起了AI 短劇的一把大火。教育、遊戲、醫療、自動駕駛等行業,也受惠於多模態技術。
AI Agent已經進入應用階段。新一代AI Agent能夠更好地理解用戶問題的意圖,可以處理複雜的諮詢和投訴。例如,在處理用戶對產品故障的投訴時,京東和阿里的AI Agent可以通過多輪對話,深入瞭解問題細節,提供初步的解決方案,並根據用戶反饋進行調整。
在企業管理領域,AI Agent 被用於自動化流程管理和決策支持;在智能家居領域,AI Agent可以成爲智能家居系統的核心控制單元;在個人智能助手領域,AI Agent可以主動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和建議。
百度內部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智能體是AI應用的最主流形態,文心智能體加速了應用爆發,已經落地了代碼智能體、農民院士智能體、科技館智能體等。
作爲最早探索Agent的大模型企業之一,智譜10月上線了可以代替人類操作手機和電腦的AI工具,相關概念股中,有多支個股連拉7個漲停板。
硬件端,字節下場做AI智能體耳機,華爲、百度做AI眼鏡,阿里巴巴、小米等也在AI硬件領域構築了較爲成熟的品牌基礎。初創企業裡,未來智能和聲智科技也在積極做AI耳機。
對於企業來說,AI硬件是大模型落地應用的最直接載體,也是爲企業盈利、提供更多資金養大模型“吞金獸”的實體。
雖然AI硬件現在仍處於早期,但最終,硬件市場空間決定了AI的完成度。
商業化難題待解
大模型燒錢,但市場無力承擔無止境的燒錢。
李開復也認爲,國內AI行業進入到了“落地爲王”的階段。“不太談AGI和未來夢想,更多要看到商機在哪裡。”
據田豐觀察,AI行業對商業化的訴求愈發明顯,如果AI創企沒有好的商業模式,融資空間已經較之前有所收窄。
AI最早的商業模式是賣token,但經過一輪輪價格戰,這種方式的利潤已經很薄,也不是一個健康的行業生態。
C端雖然看起來廣闊,但商業故事並沒有講通,即便強如OpenAI,付費模式賺來的營收也無法支撐成本。
前述AI創企高管指出,C端要想盈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C端用戶對於生產力工具的付費意願普遍較低,主要原因在於市場上免費或低成本的替代產品衆多,除非企業能夠做出服務的深度、稀缺度。
目前來看,無論是豆包、Kimi還是文小言,都還沒有達成收費所需的不可替代性。
“字節在All in AI,但不是All in豆包”。一位字節內部人士說,豆包這種商業化路線在全球都還沒跑通,而且商業天花板也不夠高。國內尤其難對聊天機器人付費。
相比之下,B端是唯一有賺錢確定性的市場。
企業對於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優化業務流程等方面的需求強烈,願意爲能夠帶來實際價值的AI解決方案付費。
第三方數據顯示,科大訊飛在央國企大模型項目的中標成績居前。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建算力、理數據、訓模型、落場景、保安全、精運營”,都是AI大模型商業化閉環必不可少的因素。
但這個生意也沒那麼好做。一位國內互聯網大廠AI to B銷售告訴記者,最願意爲AI解決方案付費的央國企,決策原因複雜。
並且,B端市場的定製化需求高,不同企業的業務流程和需求差異較大,這就要求AI企業能夠提供個性化的解決方案,增加了產品研發和實施的難度。再者,B端市場的銷售和服務週期長,導致AI廠商的利潤進一步攤薄。
“有人說用B端賺的錢,養C端大模型的支出,這是不可能的,養不起。”另一家AI廠商的高層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行業的商業化本來就困難很大,企業之間的競爭更是加劇了這個問題。
該人士透露,國內科技巨頭會給客戶提供綁定方案,把流量、算力、AI解決方案打包在一起,“客戶不買都難,對於單一業務的AI廠商來說,就很吃虧。”
從整個生態來講,行業人士並不希望國內AI產業最後就剩幾家巨頭,健康的生態才能長久發展。
有些央國企也在成立自己的數科公司,AI廠商可能未來要變成這些數科子公司的供應商,能拿到的費用大概率被進一步壓縮。
曹嘉泰坦率地說,現階段還不太能看出大模型的成熟盈利模式,還是很早期階段,這都是行業發展的一個正常軌跡,仍然需要探索。
京東探索研究院院長何曉冬對記者表示,商業化總要比產品晚一個波段,尤其在AI領域,資金消耗大,前路漫漫。
Artefact亞太區首席執行官Edouard de Mezerac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指出,大模型應用層面,還沒有一家公司能做到領先,因爲所有的公司都還在“藍海”競爭中。他透露,根據Artefact調查,目前只有11%的公司在大量、規模化使用AI做一些應用層面的嘗試,所以機遇還是有的,但挑戰也不小。
“現在更像是探礦階段,還不到確定能掘金的時候。”田豐說。
除了商業化艱難求索,國內大模型行業的投資也相對不足。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海外市場知名AI企業如OpenAI、xAI和Anthropic的融資額要比國內大得多,比頭部AI企業一年的總融資額還要高出至少一個量級。而國內AI企業的營收額,則比成熟市場AI企業的營收少一個量級。
兩相對比之下,業內人士呼籲,國內AI領域的整體進步非科技公司力所能及,希望有強大的體系化設計,來盤活需求、加大投資。
“如果要持續做大,背後一定要有資本持久投入,或許都不僅僅是一家公司或一家基金機構,需要企業、投資機構和政府多方聯合起來才能共贏。”曹嘉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