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專業畢業生期望年薪18萬

原標題:六成校園春招單位來自集成電路、AI、生物醫藥(引題)

AI專業畢業生期望年薪18萬(主題)

解放日報記者 徐瑞哲

昨天下午,2025屆畢業生春季重點單位專場招聘會,因下雨從華東理工大學大操場移至體育館內。

記者看到,主入口外堆滿了雨傘,場館內摩肩接踵。001號至010號的10個展位,是集成電路和人工智能行業板塊,被大批學子圍得水泄不通。從集成電路、AI到生物醫藥,這三大先導產業的招聘單位佔比六成。

作爲華理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21級本科生,羅天寶也是首屆人工智能專業畢業生,“我們專業這一屆50人,除了三成左右選擇深造,直接就業的算是進度比較快的。”其實,當天招聘會之前,羅天寶已經與三大通信運營商之一簽下了三方協議,所以心態輕鬆,只精準投放了1份簡歷,應聘一家本地人工智能企業的AI解決方案崗位。羅天寶坦言,在已簽約狀態下,自己的薪酬預期是稅前年薪18萬元,上班作息是“955”或“965”,最好朝九晚五、一週五天。

事實上,從AI到芯片,重點行業就業市場對應屆生開出了很具吸引力的待遇。一家汽車電子、機器人行業領域的傳感器企業告訴記者,他們現場應用工程師崗位的月薪達8000元至1.2萬元,同時有五險一金和年終獎。另一家設備龍頭企業中微半導體的人事代表則表示,此次招聘對象爲2025屆和2024屆畢業生,而實習崗的招聘對象則爲2025屆畢業生、2026屆及以後的在校生,部分崗位有轉正機會,可提前鎖定明年校招。

而生物醫藥板塊,設崗招聘的用人單位數量近30家,比前兩大行業更多。華東理工大學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副主任周全華表示,學校生物工程學院、藥學院、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等都與生物醫藥對口,應屆的本碩博畢業生達2000人量級,其中大量研究生已落實就業意向。當天,招聘現場共提供2000餘個用人需求,覆蓋全校所有專業大類。據統計,參會人次超過3000,用人單位總計收到簡歷逾2萬份。

當天,上海化學工業區、陸家嘴金融城、臨港新片區、金山碳谷綠灣、杭州蕭山及紹興等地和園區發揮集羣優勢,紛紛組團進校招聘。4月2日,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華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將聯合舉辦上海西南五校“名校名企優才”春季大型聯合招聘會,推進大學生高質量就業。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