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銀美《千禧之龍》在臺演出 六位屬龍舞者同臺飆藝

韓國舞蹈教母安銀美作品《千禧之龍》將在臺演出,這部作品以「千禧世代」爲主題,邀請六位來自日本、印尼、南韓、馬來西亞、臺灣,皆出生於2000年屬龍的舞者同臺飆舞。(©Sukmu Yun,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韓國舞蹈教母安銀美作品《千禧之龍》將在臺演出,這部作品以「千禧世代」爲主題,邀請六位來自日本、印尼、南韓、馬來西亞、臺灣,皆出生於2000年屬龍的舞者,以各自的傳統舞蹈出發,在舞臺上述說各自對未來的樣貌。

安銀美爲尋找2000年出生屬龍的舞者走訪亞洲許多國家,希望能進一步瞭解時下年輕人的生活模式,過程中一度因疫情關係無法造訪越南及臺灣,改用網路徵選方式進行,她表示,「成爲舞者的過程漫長且辛苦,需要相當的努力與訓練,有毅力與熱情才能克服難關,所以儘可能尋找具有開創未來,擁有「立命力量」(意爲: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力量)的舞者。」

參與演出的臺灣舞者周冠廷,目前爲街舞舞者,現年23歲,因熱愛跳舞,從大學開始就到舞蹈教室學習現代舞、芭蕾舞以及民俗舞蹈,對於能被選上參與2020年《千禧之龍》計劃感到非常開心,更提到在全球疫情最嚴峻的時候,還能以這樣的合作方式與安銀美舞團跨國演出,感到非常不可思議。徵選至今過了三年,安銀美仍然會關注周冠廷的動態,她表示每次看到都覺得自己選對人了。

《千禧之龍》的舞臺運用大量鋁製排煙管,也把排煙管作爲舞者帽子、手腳的延伸,銀色的外觀有着似未來的科幻感。六位舞者透過舞臺前緣的紗幕投影,與舞臺上的舞者共舞,同時也會以口白的方式闡述自己爲何學舞、舞蹈對於自身的意義等,舉手投足間還可以看見歌舞伎、薩滿舞、Joget、卡達克以及倥舞等亞洲國家傳統舞蹈的影子,將傳統創新發揮的淋漓盡致,挑戰觀衆對於「龍」的既定想像。

安銀美的舞蹈作品多以社會中的不同羣體爲創作主題,如2019年曾來臺演出的《南韓跳,北韓舞》以及《跳舞阿嬤》,傳達舞蹈是跨越國籍、世代與文化的交流媒介。

《千禧之龍》是巴黎市立劇院於2018年邀請安銀美創作的作品,主要探討千禧年出生的舞者們在歷經二十年的成長後,如何看待整體現況以及未來的世界?舞作的呈現方式彰顯了科技世代的精神,盧森堡時報曾讚譽,「《千禧之龍》猶如K-POP遇到歌舞伎,Z世代舞者融合現代和傳統舞蹈,從燈光、音樂、不停歇地舞動與浮空投影引起全場騷動。」演出將於6月10日、11日在高雄衛武營戲劇院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