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任務逐條解讀!工信部:明年將堅決壓縮粗鋼產量,提高新能源汽車產業集中度

(原標題:八大任務逐條解讀!工信部:明年將堅決壓縮粗鋼產量,提高新能源汽車產業集中度

12月29日晚,據工信部官微“工信微報”介紹,12月28-29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工業信息工作會議就明年工作部署了八大重點任務。其中包括圍繞達峰、碳中和目標節點,實施工業低碳行動綠色製造工程,堅決壓縮粗鋼產量,確保粗鋼產量同比下降;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提高新能源汽車產業集中度;編制實施網絡強國建設行動計劃有序推進5G網絡建設及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與往年不同,本次會議將推動基礎關鍵領域創新突破、穩定和優化產業鏈供應鏈放到了各項工作的首位。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羣慧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指出,疫情發生以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正在重構,中國產業鏈供應鏈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安全風險。一方面,疫情以來,很多國家開始重新審視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一些政要或企業家力推“去中國化”。

另一方面,中國在很多基層關鍵領域還存在諸多“卡脖子”的短板,比如,不少核心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原材料、關鍵工藝等方面存在着基礎不牢的問題。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下,必須把工業基礎和產業鏈安全放到更突出的位置。

圖: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圖源:工信部 下同

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指出,經過5年持續奮鬥,“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如期完成,我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

2016-2019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7%,由20.95萬億元增至26.92萬億元,佔全球比重達到28.1%;數字經濟規模年均增長16.6%,由22.6萬億元增至35.8萬億元,佔GDP比重達到36.2%;提前兩年完成鋼鐵去產能1.5億噸目標,規模以上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16%;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和4G網絡,5G產業整體實力躋身全球高端

會議指出,工信系統要突出抓好五個方面任務,一是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二是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三是加快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四是培育壯大優質企業。五是構建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及應用生態

解讀:《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要求,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黃羣慧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指出,中國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大概在27%左右,但中國近年來卻出現了快速的下滑趨勢:2010年工業佔GDP的比重是40%,2017年降到33.9%,如今已降到30%以下。近些年來,一些地方一味強調提高第三產業比重,並視其爲經濟轉型升級的表現,很多地區“去製造業”很明顯,必須對此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

圍繞2021年的工作,會議要求要突出抓好八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任務:

一是推動基礎和關鍵領域創新突破。發揮科技自立自強對產業發展的戰略支撐作用,聚焦基礎技術和關鍵領域,大力提升製造業創新能力。精準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完善創新產品應用生態。

解讀: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此前介紹,中國工業規模已經很大,但“大而不強”最大的問題在於中國的工業“四基”依舊薄弱,所謂工業“四基”第一是核心技術零部件和元器件,第二個是先進基礎工藝,第三個是關鍵基礎材料,第四個是工業技術基礎。

李毅中認爲,這方面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核心關鍵技術受制於人。他介紹,目前,中國在關鍵零部件材料上的自給率只有1/3,比如,2018年中國進口集成電路用了3200億美金,而進口原油才花了2400億美元。

他指出,工信部對全國30多家大型企業130多種關鍵基礎材料調研結果顯示,32%的關鍵材料在中國仍爲空白,52%依賴進口,絕大多數計算機和服務器通用處理器95%的高端專用芯片,70%以上智能終端處理器以及絕大多數存儲芯片依賴進口。在裝備製造領域,高檔數控機牀、高檔裝備儀器、運載火箭、大飛機、航空發動機、汽車等關鍵件精加工生產線上逾95%製造及檢測設備依賴進口。

二是着力穩定和優化產業鏈供應鏈。聚焦關係國計民生和國家經濟命脈的重點產業領域,着力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全面系統梳理我國製造業發展狀況,開展製造業強鏈補鏈行動,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節點,實施工業低碳行動和綠色製造工程,堅決壓縮粗鋼產量,確保粗鋼產量同比下降。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提高新能源汽車產業集中度。

解讀:工信部規劃司副司長何映昆近日指出,全球產業鏈佈局正在加速重構,不確定性已成爲中國產業鏈最大的挑戰。當前中國亟需抓住率先控制疫情和實現經濟恢復增長寶貴的時間窗口,紮實推進產業鏈強鏈、補鏈、暢鏈、互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明年工作時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爲一項重要任務。會議要求,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要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消費盡早達峰,大力發展新能源。

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任澤平在近日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今年新能源汽車領域造車新勢力發力,市場競爭加劇,集中度出現下降。從市場集中度來看,2020H1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第1名、前3名、前5名、前10名佔比分別爲19.0%、40.5%、52.6%、74.3%;相比2016年31.6%、57.3%、70.1%、95.6%,分別下降12.6、16.8、17.5、21.3個百分點。其中比亞迪、上汽、北汽三家老牌車企市場地位穩固;其餘廠商排名波動明顯,如江淮、知豆曾一度佔據市場第3,如今市場份額不到1%;而造車新勢力則表現亮眼,2020年上半年特斯拉、蔚來、理想、威馬、合衆、小鵬銷量排名分別爲第2、7、13、14、19、20。

12月21日,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發佈的《2021年中國鋼鐵需求預測成果》預計,2020年中國粗鋼產量有望達到10.50億噸,同比增長5.4%,創下了歷史新高,這是中國鋼鐵產量首次突破10億噸大關。

三是加快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堅持智能製造主攻方向,夯實製造業數字化基礎,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開展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發展智能製造和服務型製造,提升軟件支撐能力。

解讀:埃森哲《2020中國企業數字轉型指數研究》指出,疫情下,大部分受訪中國企業開始利用遠程辦公、提供線上服務等數字化方式進行業務調整;39%已經充分應用了雲服務,22%的企業利用實時數據調整和優化生產。有11%中國企業的數字化投入已轉化爲經營績效,其競爭優勢包括更快復產、2020預期更樂觀。74%的領軍企業預計2020年能夠實現營收正增長。

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工業自動化業務中國區負責人龐邢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指出,疫情期間,受勞動力資源和供應鏈等限制,不少企業面臨着生產、交付等困難,但疫情也促使更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越來越多的企業正以免接觸的方式、通過雲上的數據連接來解決觸達終端用戶所面臨的挑戰,疫情之後,以數字經濟爲核心的“新基建”正掀起一輪發展高潮,數字經濟、雲經濟正加速向工業產業界延伸。

四是大力推動信息通信業高質量發展。編制實施網絡強國建設行動計劃,統籌推進技術產業、基礎設施、產業應用、網絡安全和治理等各項任務,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有序推進5G網絡建設及應用,推動網絡優化升級,加強信息通信行業監管,強化網絡安全綜合保障,加大無線電管理力度。

解讀: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近日介紹,目前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5G網絡,累計已建成5G基站71.8萬個,推動共建共享5G基站33萬個。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社會上出現了“5G技術很不成熟、運營成本極高、不易消化成本”等觀點,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5G技術的成熟度符合移動通信產業發展規律,不過不同於此前幾代移動通信確定標準和商用之間至少有一年的間隔,5G商用幾乎與國際標準同步推進,在這個意義上講,5G的不夠成熟是顯然的,國外也如此。

鄔賀銓認爲,5G要達到4G同樣的用戶規模,估計要8年甚至會更長一些。將5G商用一年的基站價格與已經商用7年的4G基站價格直接相比是不合理的,在5G建設週期內,基站成本會有望快速下降。

五是加大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圍繞“政策、環境、服務”三個領域,聚焦“融資、權益保護”重點工作,實現中小企業專業化能力和水平提升目標。

解讀:我國1.2億戶市場主體中,有3000多萬中小企業、8000多萬個體工商戶。“六保”任務中“保市場主體”的關鍵是保中小企業生存與發展。中小企業量大面廣,普遍存在抗風險能力差、統計監測難度大、缺少抵押物和信用建設不健全導致融資困難等問題。今年以來,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舉措,明年有望在這一領域出臺更多措施。

六是堅定落實改革開放舉措。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產業政策轉型,提升國內監管能力和水平,持續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解讀: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近日發表演講稱,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積極推動工信領域的改革開放,爲此將有序開放增值電信業務,包括數據中心、雲服務等業務,首先在上海、海南等自貿區進行試點。

12月28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發布的《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0年版)》新增或修改了工信領域的多個條目,其中包括集成電路封裝及測試設備製造、激光投影設備、超高清電視、呼吸機、ECMO、L3/L4/L5自動駕駛硬件、人工智能輔助醫療設備、區塊鏈技術開發、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在線辦公等諸多領域,中國將鼓勵外商在這些領域的投資。

七是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保障支撐。抓好重點防疫物資保障,做好新冠疫苗生產準備,加大“通信行程卡”推廣應用與信息共享。

解讀:中國是防疫物資的生產大國,也是出口大國,今年3月7日-8月1日,中國防疫物資出口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總價值3311.1億元人民幣。

7月27日,工信部在京召開的2020年全國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同志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各地要做好疫苗規模化生產準備工作。截至7月23日,中國已有13家企業陸續開展了新冠疫苗產能建設,其中9家企業已經獲批開展臨牀試驗。

八是科學制定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十四五”規劃。

解讀: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在今年的服貿會上介紹,中國將高質量編制“十四五”期間大數據、軟件、信息通信等產業規劃,明確新形勢下發展目標和任務,培育軟件產業生態、推動產業聚集,加快建設數字基礎設施,推動5G大規模的商用部署。

此外,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兩化融合推進處處長馮偉透露,工信部正在研究編制“十四五”時期兩化融合與軟件產業規劃,聚焦工業互聯網、工業大數據、工業信息安全、供應鏈管理、生產設備數字化等領域,持續完善兩化融合發展的標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