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封殺中芯 北京沒在怕?這家公司爲陸晶片業帶來希望

中國力拚晶片自主。(示意圖/達志影像)

美國升級對中國晶片出口管制措施,刺激中國加強自主研發,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上海華虹半導體是中國第2大晶片代工製造商,原本一直處於次要地位,但現在美國限制中國取得尖端晶片技術,北京政府不得不重新評估國內半導體供應鏈,專注於成熟製程的華虹可能因此得到重視。

該篇報導以「華虹爲中國晶片戰略帶來希望」爲題撰文指出,相較於中國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總部同樣位在上海的華虹半導體長期扮演次要角色,但美國對先進技術的限制以及北京方加強晶片自給自足,使其成爲政府關注的焦點。

報導提到,已在香港上市的華虹上個月已獲得監管部門批准,將在上海以科創板進行25億美元的2次上市,大部分募資所得將用於升級和擴其生產設施。

業內人士透露,華虹的老舊制程反而成爲北京的新寵,將獲得政策支持和資金等好處。該公司在11月的第3季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因爲生產的晶片比最新的微處理器老舊好幾代,所以幾乎沒有受到美國製裁的影響。

報導提到,華虹的老舊制程爲中國晶片設備製造商提供了新機會,這些廠商更換華虹成熟生產線上的進口設備,將使中國更容易實現自主製造。

路透先前引述消息人士說法指出,北京政府朝着晶片自給自足邁出重要一步,爲了對抗美國出口管制,計劃在五年內推出最大規模的財政激勵計劃之一,金額將超過1兆人民幣(摺合約4.4兆臺幣),主要是政府補貼和減稅優惠,以支持國內的半導體生產和研究活動。消息來源指出,該計劃最快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