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東菜市講臺語也通 取得英語友善標章

臺南菜市場推行雙語菜單服務,打造全臺首間「英語友善菜市場」,22日舉辦成果發表。(曹婷婷攝)

傳統市場是最能表現臺灣味的地方之一,愈來愈多觀光客也愛上傳統市場,尋找臺灣味,在臺南已有百年悠久歷史的東菜市,是臺南市政府打造的全臺首間「英語友善菜市場」,吸引近50家攤販踊躍報名,併成功獲得英語友善標章認證,22日舉辦成果發表。

臺南市長黃偉哲說,臺南市積極推動英語友善城市營造英語友善環境輔導業種店家取得英語友善標章,去年度更創全國之先於臺南東菜市場推行雙語菜單服務,讓走進菜市場的外國客,輕鬆體驗人情味的臺南菜市場文化

黃偉哲表示,自推動英語友善環境以來,在資源有限下得到很好的成果,尤其,許多城市競爭英語評比,臺南市進步最多,很感謝二官辦努力,也感謝東菜市場支持,才能首創全臺第一間雙語菜市場,透過語言學習及溝通可以更加多元豐富,期讓菜市場攤販能自在使用簡單英文會話及雙語菜單爲外籍人士介紹特色商品,讓外籍客輕鬆體驗臺南菜市場文化。

第二官方語言專案辦公室(以下簡稱二官辦)表示,在計劃推行初期,攤販們總是對英文有些抗拒或疑問「我會怕,不敢跟外國人說話…」、「我這麼老,還要學英文嗎」,經過二官辦一次次輔導,協助店家制作雙語菜單及招牌並搭配輕鬆易懂的英文會話課,漸漸讓店家對英文排斥感降低,甚至還能輕鬆以英文推銷自耕蔬果吸引外國客。

名雙語主播劉傑中在自制網路節目「E起遛臺灣」也特別到東菜市場親身體驗英語友善菜市場魅力實地以英文和菜市場叔叔阿姨交關」。

劉傑中說,傳統市場是最能表現臺灣味的地方之一,除了買賣有更多的寒暄人際互動,雖然愈「local」愈難以英文表達,但在臺南首創英語友善菜市場卻發現攤販們總能熱情以簡單英語對話搭配雙語菜單招呼外國客,成功讓外國客滿載而歸。

二官辦表示,自2015年推動英語友善環境以來,已有1515個單位獲得認證,在英語友善環境的建置不管是EF(English Friendly)或是EF+(表示店傢俱備英文口說能力)都有亮眼成績,輔導業種涵蓋各類店家、餐飲業者、計程車司機寺廟醫院藥局旅宿業者,這次更創全國先例將英語友善資源推向傳統市場,打造臺南成爲最具在地特色的國際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