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古蹟「陳德星堂」修竣揭牌 郝龍斌:重現西區風華

臺北寧夏夜市旁的陳德星堂歷經6年整修。(圖/取自臺北市政府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歷經6年整修的百年古蹟臺灣陳氏宗祠德星堂(簡稱陳德星堂),25日舉行修復竣工落成暨奉祀151年重建101年冬季祭祖大典。臺北市長郝龍斌到場與陳德星堂董事長陳澤永共同揭牌。郝龍斌指出,此次修繕後,將對臺北市文化史蹟的復興,及西區風華的重現,帶來正面助益

位在臺北寧夏夜市旁的「陳德星堂」爲臺北地區陳氏大宗祠,清光緒年間原在臺北府城內日治初年日本政府徵用祠堂原址作爲建造總督府用地,並以大稻埕的陸軍用地交換。陳氏族人後於大正元年(1912)興工重建,2年後於現址落成啓用。

「陳德星堂」現祠堂於民國3年落成,於74年公告爲三級古蹟,即將滿百年曆史。郝龍斌指出,此次修復工程中,臺北市政府非常榮幸能與陳氏宗親合作,自96年起至今共補助工程經費1321萬餘元,盡了臺北市政府應該盡的心力,也感謝陳氏宗親對文化古蹟保存的心力。目前除作爲陳氏祠堂外,平日作爲幼稚園使用,有專人管理打掃,維護相當不錯。

▲臺北市長郝龍斌到場揭牌祝賀。(圖/取自臺北市政府)

郝龍斌表示,陳氏宗親非常重視「陳德星堂」的修繕,這次彙集了全臺灣「古蹟維護」的的頂尖高手,更請權威專家李幹朗教授擔任修復、調查計劃主持人

除了硬體修復工作,郝龍斌指出,「陳德星堂」在過去幾年培養了專業的導覽員和解說老師,爲堂中的每一幅匾額、每一根廊柱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都做了清楚的說明,讓陳氏宗親子弟海內外各界來參訪的人士,都能瞭解「陳德星堂」的古蹟之美。

陳德星堂爲臺灣著名匠師陳應彬設計建造,其前殿重檐歇山屋頂木結構斗拱精美,屋檐屋脊曲線流暢,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前殿石雕雙龍柱,被認爲是近代臺灣較早出現一柱雙龍之例,對後來的寺廟興建有深遠的影響正殿神龕尺寸巨大,木雕豐富,以精雕鉤欄爲其特點。龕前的錫制祭具仙人燭臺保存完整,造型精湛,爲臺灣罕見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