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袍人生》北榮罕病治療中心主任 牛道明 學以致用 從醫之路更堅定

臺北榮總罕見疾病研究治療中心主任牛道明。(牛道明提供/李柏澔臺北傳真)

「因爲我很聽話」,是牛道明成爲醫師的註解。父親是一般內科醫師,母親是名護士父母期盼家裡個人接下醫師的棒子,但是哥哥工程興趣姊姊則對文史有興趣,沒辦法只好自己站出來,但行醫過程也確實不後悔。

綽號「牛伯伯」,現職臺北榮總罕見疾病研究治療中心主任的牛道明說,曾有位女童全身長滿黃色脂肪瘤,因冠狀動脈阻塞驟逝,後來一查才知道是膽固醇受體問題發病率爲百萬分之一。他發現,許多罕見疾病患者無法獲得適當醫療照護,於是他決定自己來!

牛道明先前擔任總醫師時,半夜來了一位有敗血症的唐氏症孩童情況很糟,他向父母表示小孩晚上可能就會走;看到父母在一旁不斷哭泣,牛道明整晚不眠不休地搶救,後來奇蹟似地救活病童,沒想到父親得知病童脫離險境時,卻責怪太太:「當初就跟妳說不要送到榮總!現在救活了怎麼辦?」當時臺灣的醫療和社福資源還沒有像現在那麼完善,扶養這些孩子所要面對的壓力不是一般家庭體會的。

剛開始當實習醫師時,牛道明十分恐慌,害羞的他常常懷疑自己是否不適合當醫師。有次在外科值班,看到一個病人喘得非常厲害幾近昏迷,經過血液氣相分析發現是嚴重缺氧,他趕緊打電話給值班住院醫師;然而住院醫師同樣是菜鳥,也亂了方寸。後來牛道明憑着所學,幫病人插管調整呼吸器,病人症狀迅速改善,馬上恢復意識,在場所有的醫護人員一陣歡呼,家屬也十分感激。

牛道明現在回想起,在實習醫師時就學以致用救活病人,讓他心中「自己是否適合當醫師的疑慮」消散無蹤,這數十年來也總是力求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