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加薪月領10萬 員工離職竟刪光資料...老董慘遭背叛如何復活

(圖/今週刊提供)

資本市場風起雲涌,有不少人把目光轉向未上市公司,尋找明日之星。《今週刊》製作「未上市100強」,篩選出獲利較佳或生機盎然的趨勢產業。觀察未未上市100強成員,不少績優公司背後有強大的股東奧援,「小金雞」特色相當明顯,其中一個就是家登旗下的家碩。

家碩的產品,是圍繞着家登光罩載具而開發的儲存、清洗、檢查等各類型設備。在臺灣晶圓廠加緊全球佈局的基礎下,家碩緊跟着家登前進美國,並打進美系晶圓大廠客戶、美系記憶體大廠,讓家碩的年營收從2020年不到5億元,去年成長到10.48億元。

很難想像家碩曾經是個讓老闆管不動的部門。

身兼家碩、家登董事長的邱銘幹回憶,成立家碩的起點,是2014年家登接獲光罩清洗機訂單,準備成立部門開發設備。當時家登已是臺積電光罩載具重要供應商,接下來必然會有來自晶圓廠客戶、與光罩載具相對應的設備開發要求,家登爲此着手準備。

「4000多萬的訂單,底下的人知道了,馬上來提加薪。」邱銘幹指的,是家登內部當時3位熟悉設備開發的員工。他們得知消息後,立刻提出月薪提高到超過10萬元並加發股票的要求。

「我答應籤3年合約,然後成立電控二部。」精密加工起家、不熟悉設備開發的邱銘幹當時不僅同意加薪,也約定3年後配發股票,但前提是員工必須招募團隊、完成設備開發。

沒想到,2個月後不但一位新人都沒有找到,當邱銘幹有意介入管理、親自招募新員工時,原本的員工竟選擇離開,「頭也不回地走了,還把資料全部刪掉,然後存垃圾檔案(覆蓋),我花了好幾萬元才(把資料)救回來。」

員工的背叛,沒讓邱銘幹放棄跨足設備領域的夢,卻讓他認清「不懂專業、管不好團隊」,於是他開始向外尋找適合的經理人,希望穩住纔要起步的設備事業。

2015年,在朋友牽線下,找到了曾任弘塑科技總經理的詹印豐,原因無他,詹印豐也扮演過「救援投手」。「1994年,因爲弘塑營運不是很理想,所以我請他(詹印豐)進來幫忙。」弘塑科技董事長張鴻泰表示。

「他(詹印豐)最不一樣的作法,是把組織扁平化。」張鴻泰指出,過去弘塑的組織運作,第一線訊息自基層員工向上傳遞,須經副理、經理、副總經理等多層架構,最後才能進到總經理室。詹印豐則大幅簡化,第一線員工透過部門主管就能將市場訊息傳達至總經理。

爲何組織扁平化對弘塑這麼重要?張鴻泰解釋:「半導體產業的脈動很快,這個組織調整是對公司體質根本性的改變。」

帶領弘塑成功轉骨的成績,讓邱銘幹全力招募詹印豐,而對詹印豐而言,他對這個機會也有着特別的情懷,因爲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歐洲科技廠Micronic Laser Systems擔任經理,「當時我就是做光罩的。」

2015年底,詹印豐點頭出任總經理。2016年邱銘幹就分拆出原本的設備團隊,成立家碩科技。投身設備產業多年的經驗,詹印豐知道家碩最大利基,便是母公司家登與客戶的緊密合作關係。

此外,靈活的開發能力,是家碩能與半導體大廠合作的關鍵;更重要的是,家碩繼承家登高度重視客戶要求的基因,詹印豐表示:「家碩的成長,就是來自快速回應客戶、解決問題。」

有着過去家登積累的客戶信任,以及現有團隊的專業,家碩正成爲邱銘乾眼中集團發展的第二支柱。

(圖/今週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