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文學獎首獎得主邱瀟君 寫出華人共同的傷

今年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獎首獎得主邱瀟君(右)。左爲評審楊渡。(羅永銘攝)

今年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獎首獎得主邱瀟君,其作品〈舞在黑色除夕夜〉書寫發生在今年初美國加州的舞廳槍擊案事件,她表示,內容書寫了華人移民異鄉共通的傷與感懷,而這個故事她重寫了28次,發現寫的不單單是槍擊故事,而是一個在美華僑的斷面故事。

邱瀟君表示,事件發生後,她在因緣際會下訪問了倖存者,發現這些倖存者大多數在事件過後三個月,又回到舞廳跳舞,「我們聽到這件事的時候都覺得很可怕,但熱愛跳舞的人,就是會想再回到舞蹈場上跳舞。而這羣跳舞的人,都是年紀大華裔移民。」

邱瀟君表示,其中還有人是不敢讓家人知道自己在事件發生當下,人在舞廳,也因此在文章裡,她以匿名書寫這位受訪者,她表示,「遇到這樣的事情之後,隱藏身分還是要去跳舞,因爲對他們而言,寂寞比死亡難受。」

邱瀟君畢業於政大新聞系,1978年赴美,在美經營房地產投資;先生去世,有兩位女兒。因疫情關係,自小有寫作夢想的她,報名線上寫作課,向臺灣多位作家學習,也因此重新拿筆,寫下身邊的事和故事。去年曾以新詩作品《將軍令-葬禮前的採訪》拿下金門浯島文學獎的新詩組首獎。今年也出版散文集《臺灣小妹,美國大姊》。

邱瀟君表示,書寫〈舞在黑色除夕夜〉,也令她對於華人移民異鄉的苦悶更有共感,她自小在臺灣成長居住23年,在美國居住46年,「我1978年被家長送出國,那一刻起我感覺自己被連根拔起了,我在美國有家有業,我內心還是覺得自己是臺灣人,但是回不來了,這就是移民者的心酸處。」

邱瀟君表示,根據統計,美國大規模槍擊案的兇手,平均年齡是32歲,這起事件的兇手年齡是73歲,「兇手是當年優秀的留學生,是什麼改變了他,讓他走不下去?他和那些死傷者,是不是也曾經和我一樣,午夜夢醒,不明白自己年輕時爲什麼從松山機場把自己連根拔起,走到異鄉,是不是和我一樣,把異鄉活成了故鄉,在美國有家有業有子孫,吃牛排喝香檳,但是最懷念的,還是當年路邊的那碗米粉湯?」

邱瀟君在文章裡提及的人,有很多跟她一樣是移民,在異鄉定居,「那年代一起出來的人,我們走出來,走成了這樣的人生,這是屬於我們大家的淚。」

邱瀟君在頒獎典禮上致詞時表示,能得獎她內心有很多感謝,她從學生時期的夢想就是可以投稿到中國時報,「可是我這個夢想從來沒有實現過,謝謝評審老師讓我在50年後可以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