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股跨2024年?三大投資專家教戰

圖/本報資料照片

2023年臺股已大漲3,753點,剩最後兩個交易日,投資人該如何操作?投資專家指出,若手中持股已大漲,建議逢高調節,轉進高成長股、半導體股、AI股,及低基期股等,另中小型股漲勢會比中大型股亮眼;建議仔細檢視手中持股,可持股6至8成迎接2024年新曆年行情。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表示,基於元月行情、2月紅包行情、3月董事會決定配息的高殖利率行情、4月股東會軋空行情,臺股多頭行情一路看旺到第一季,建議可高持股、約7到8成。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也建議可中高持股,約6至7成,接下來有旺年會行情、1月9日起的CES概念題材、超級法說會、紅包行情相繼啓動,看好2024年第一季指數挑戰歷史新高18,619點。

抱有基股 避漲多股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及萬寶投顧董事長朱成志,對持股高低有「前提」,對股價漲多的個股要逢高賣,手中可抱一些2023年股價較沒表現,但2024年看好的個股。朱成志強調,只要抱有基本面的股票,可以7至8成高持股,要避開漲勢多的股票。

儲祥生也說,臺股多頭格局不變,但「追強勢股除非敏感度夠高」,這兩天漲太快太急的要調一些,「只要抱的是好股票,等待要有耐心;要忍耐孤獨,一定會有回報。」

至於要抱那些股票,朱成志大膽預言,「2024年將是冒險家的樂園」,中小型股的股價會比大型權值股好很多,2023年大漲的高殖利率股搭上AI熱潮及利率高漲,市場偏好防禦型的高殖利率股,但2024年首看好高成長股,可享受高本益比(PE)。

2024將是冒險家的樂園

陳奕光認爲2024年仍是科技股爲主軸,包括晶圓代工、IC設計、矽智財IP、記憶體等半導體族羣,另看好金融股具政策指標,有機會在元月有表現;黎方國也建議投資人佈局半導體股族羣,以及AI股,在傳產股也可逢低佈局8月在巴黎舉行的奧運概念股,包括成衣及製鞋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