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交房背後的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是如何運作,金融監管總局詳解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黃鑫宇)5月17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切實做好保交房工作配套政策有關情況。

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下稱“融資協調機制”)建立以來,受到各方普遍歡迎。就市場關心的該融資協調機制運作機制以及房地產項目是怎麼進入“白名單”等方面問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即“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肖遠企在發佈會現場給予瞭解答。

據肖遠企介紹,融資協調機制是由城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分管城建住房和金融的副市長爲副組長,相關部門及金融機構爲成員單位,組建工作專班,開展集中辦公。

融資協調機制主要彙總轄內房地產項目情況,並按照條件和標準審覈“白名單”項目。而“白名單”則是由房地產項目公司自願申報,所在城市的區縣預審並提出的名單。

對符合條件與標準的城市房地產融資項目,將被納入“白名單”;而對於暫時不符合條件與標準的項目,要督促有關各方加大整改力度,切實解決相應問題,使其符合“白名單”的項目條件和標準。

另外,融資協調機制也要負責優化預售資金監管流程,合理確認預售監管資金的額度;同時壓實房地產企業和房地產項目公司的主體責任。

1月26日,金融監管總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一起聯合印發了《關於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通知》。2月6日,金融監管總局再次召開專題會議,部署推進落實融資協調機制相關工作。

4月16日,《人民日報》等媒體報道,截至3月末,我國商業銀行對融資協調機制推送的第一批“白名單”項目完成審查,其中審批同意項目數量超過2100個,總金額超過5200億元。

關於下一步工作,肖遠企在5月17日本次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也透露,金融監管總局近期還將發佈《關於進一步發揮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作用 滿足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的通知》。

“(我們將)建立健全融資協調機制,深刻認識房地產工作的人民性、政治性,繼續堅持因城施策,以城市爲主體、以項目爲中心,全力支持續建項目融資和竣工交付,切實做好保交房工作,保障購房人合法權益。”他說道。

編輯 丁爽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