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緊小米理想後,北京走出了“造車”焦慮

“如同喬布斯發佈第一代iPhone時一樣,讓人震驚”。日本一位專家評價小米3月28日新車發佈會。在過去一週裡,小米汽車在國內掀起的輿論旋風也持續多日不退。

伴隨小米汽車大熱,中國新能源汽車版圖也將隨之改變。曾被認爲錯過新能源汽車產業盛宴的北京,在抱緊理想和小米後,也徹底走出“造車”焦慮。

小米汽車北京工廠

汽車製造業被譽爲“工業皇冠上的明珠”,近年來隨着新能源、智能網聯的融合,形成了一個超萬億元的新興產業鏈,新能源汽車因此成爲各大城市爭奪的焦點。

在城市GDP排名中,新能源汽車產業甚至能成爲“勝負手”。常州爲例,2023年它成爲了江蘇省第五個萬億之城,新能源產業佔據當年工業產值規模約三分之一。

在新能源時代,傳統汽車強市遇到挑戰和不適應。2023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前七名的城市,分別是深圳、上海、西安、合肥、長沙、常州、廣州。除上海和廣州外,其餘均爲新興汽車城市。

新能源汽車產量十強城市

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中,北京成爲新能源汽車競爭中最尷尬的一位。

根據統計顯示,2023年北京汽車產量在全國31省份中排第11位,而新能源汽車產量則未能進入前15名。

作爲曾經的汽車重鎮,北京在2013年汽車產量高達199萬輛,排名全國第二,這主要得益於於北京現代貢獻。

十年時間,北京汽車產量從第二下降到十一

北京現代成立於2002年,是我國加入WTO之後批准的第一個合資項目,由北京汽車和韓國現代共同出資成立。當年,首款車型索納塔下線,結束了北京沒有自產轎車的歷史。

在2013年到2016年期間,北京現代連續四年銷量突破100萬輛,2016年達到114萬輛歷史新高。此後,由於薩德事件影響以及新能源車的興起,北京現代的產銷量連續下跌,2023年銷量降至25.7萬輛。

2023年北京汽車產量不足廣東五分之一,也不到上海一半。而以新能源汽車產量來看,北京產量更不到上海十分之一。在汽車產業“新”與“舊”交替中,北京已經明顯落後,甚至影響到了城市未來的競爭力。

2016年到2023年,北京工業增加值占上海的比重從54.37%下降到46.18%。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汽車業的大幅下滑。

2016年,北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汽車製造業佔比爲23.6%,是北京第一大產業。然而到了2023年,汽車製造業比重下降到了14.2%。

北京汽車製造業工業增加值佔比下降到14.2%

儘管北京“四個中心”定位中不再包含“經濟中心”,但作爲首都,仍需要具有戰略意義的新興產業。在追求新能源汽車產業方面,北京自然不例外。那麼,誰將會成爲北京現代下一個接棒者呢?

自2019年以來,北京政府工作報告多次強調要加強高精尖產業發展,新能源汽車成爲其中的重點項目。

在北京年度重點工作中可見。2019年奔馳新能源汽車作爲重點項目落地北京順義。2020年,北汽新能源高端智能生態工廠開工建設。

奔馳新能源汽車項目

然而,這兩個備受期待的新能源汽車項目卻遭遇了不少困難。奔馳EQ系列電動車在國內銷量慘淡,順義工廠被迫停產改造。而北汽新能源高端智能生態工廠則陷入“腹死胎中”的困境。

深圳、西安、合肥、常州等城市作爲先行者,通過與“造車新勢力”合作實現了彎道超車,爲北京樹立了最好的示範。

曾習慣路徑依賴的北京,在屢次錯失機會後,不再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押注在合資品牌上,開始緊追“造車新勢力”——小米和理想。

這兩家企業不僅是中國製造業的明星,而且他們的創始人李想和雷軍都是成功的“連續創業者”,也是中國最優秀的企業家之一。

自從2021年3月小米宣佈造車後,至少包括北京、上海、武漢、成都等六個城市有意爭取小米汽車項目,最終北京勝出,成爲了小米汽車的落戶地。

對於小米汽車項目,北京展現了極大的支持和赤誠之心。他們不僅光速搞定小米造車資質,還在選址建廠、拆遷、生產資質等方面提供了足夠多的資源,並全力護航小米汽車的投產和上市。

在2022年年初的北京政府工作報告中,北京提出要優化調整高精尖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推動小米汽車開工、理想汽車建設。這表明北京政府對於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視。

2022年北京政府工作報告,小米和理想汽車列爲重點項目

“北京市對雷軍和小米集團表示熱烈祝賀,對小米汽車未來充滿期待,北京是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將發展新能源智能汽車作爲“十四五”時期發展高精尖產業、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舉措。”《北京日報》報道,可見北京對小米支持程度。

“三年之內,小米從0走到今天,北京地方政府做出巨大貢獻,我是真心感謝北京。”在3月28日新車發佈會之後,雷軍不斷表達對北京的感謝。

繼理想總部落戶順義後,順義區的理想汽車全球旗艦工廠於2023年提前投產,展現了北京市的高效率。李想透露,該工廠是理想依託已停產北京現代工廠所打造的智能製造工廠,預計會產生1000億年經濟產值。

在被網友問北京的營商環境和汽車供應鏈情況時,李想給出了“非常好,超預期的好”的回答。

通過李想和雷軍的表達,可以感受到北京在打造營商環境、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的真心實意。他們的迴應表明北京市積極解決企業面臨的難題,辦好實事,讓企業家心無旁騖的經營企業。

在擁有小米和理想兩家車企“智造”新名片後,北京也具備了與上海、深圳“掰手腕“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