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溫瓶選這款易鏽蝕 醫曝保養撇步「1事最重要」

隨着環保意識擡頭,許多人外出都有自帶保溫瓶的習慣,然而其種類繁多,該如何挑選才安全?(示意圖/Shutterstock)

隨着環保意識擡頭,許多人外出都有自帶保溫瓶的習慣,然而其種類繁多,該如何挑選才安全?對此,臺北榮民總醫院職業醫學及臨牀毒物部主任楊振昌建議,不鏽鋼保溫瓶應選擇304材質較好,另316製品也可以;而200系列的防鏽效果不及前2者,用久易產生鏽蝕,挑選時應特別注意。另外,談及保養不鏽鋼容器的方法,他指出,最重要的就是喝完立刻清洗,且1周至少用1次專門的清潔劑,仔細清潔。

楊振昌在「健康2.0-名醫觀點」中分享不鏽鋼保溫瓶相關知識。他提到,不鏽鋼碰到酸,其實不容易溶出重金屬,包括像鉛、鎳、鉻等,除非它表面已經鏽蝕纔可能溶出來。而一般喝的飲料,並不會造成不鏽鋼溶解重金屬,針對食品容器的溶出試驗,主要是用比較高濃度的醋酸,兩者完全不一樣。

至於爲何常聽到不鏽鋼不適合裝咖啡、茶、飲料、中藥、牛奶?楊振昌說明,關鍵不是在毒素問題,反而是容易產生污垢,尤其像牛奶、豆漿此類富含蛋白質的飲品,若於常溫狀況下放進不鏽鋼容器內,就很容易導致細菌滋生。

談及保養不鏽鋼容器的方法,楊振昌強調,最重要的就是喝完立刻清洗。在清潔工具方面,可使用軟刷或專用刷具,並加點清潔劑來洗淨;另外,市面上也有專門用來清洗不鏽鋼容器的清潔劑,如檸檬酸。他建議,1周至少用1次專門的清潔劑,來把不鏽鋼容器洗得更乾淨。

關於不鏽鋼保溫瓶的型號挑選,楊振昌說,一般都是建議選擇304材質,市面上也有316和200系列的不鏽鋼,他指出,316製品也是可以的,但200系列因品質關係,對於抗氧化及抗鏽蝕效果,沒有304來得那麼好,用久可能容易產生鏽蝕,挑選時要特別注意。

食藥署表示,不鏽鋼爲一種合金鋼材,其主成分爲鐵,其餘包含鎳、鉻、錳等金屬,不同金屬比例製作出來的不鏽鋼編號不同,大致上可分爲200、300、400系列。其中,200系列因含錳成分高,防鏽效果差,因此很少做餐具用途;300系列則爲多數不鏽鋼用品原料,主要用於餐具;400系列有磁性硬度佳,適用於不鏽鋼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