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鮮膜都用錯!營養師:這樣包食物毒素、塑化劑全吃了

營養師示警,保鮮膜應該儘量避免直接觸食物,因爲塑膠怕油、怕熱,可能是放毒素、塑化劑。(示意圖,達志提供)

許多臺灣人習慣將剩菜剩飯用保鮮膜包起來,隔天加熱再吃,但營養師表示,保鮮膜應該儘量避免直接觸食物,因爲塑膠怕油、怕熱,當加熱過程中離食物太近,沾到油脂,可能釋放毒素、塑化劑,不知不覺吃下肚。

營養師雷小玲日前在YouTube表示,保鮮膜種類有PE膜(聚乙烯)、PMP膜(聚甲基戊烯)、PVC膜(聚氯乙烯)及PVDC膜(聚偏二氯乙烯)材質,用途不同,而結尾有C的代表成分含氯,外觀上稍微帶黃色,是一種塑化劑成分,使保鮮膜柔軟、有彈性,但燃燒不完全會產生世紀之毒戴奧辛,危害環境,少用爲妙。

雷小玲表示,這4種保鮮膜耐熱程度都好,其中以PMP膜最耐熱,可承受180度高溫,但最好還是少使用保鮮膜,改以可重複使用的容器代替。

雷小玲表示,若真的要使用保鮮膜,要儘量避免直接接觸食物,因爲塑膠製品怕油、怕熱,加熱時如果保鮮膜離食物太近,會沾到油脂,可能釋放毒素,不知不覺吃下肚,建議保鮮膜要距離食物2、3公分,湯品碗口使用保鮮膜加熱前先戳幾個小洞,否則當拿出微波爐時,溫度降低保鮮膜會貼在湯上,溶出塑化劑、毒素等不好的成分。若害怕毒素殘留體內,建議多吃薑黃、大蒜、姜、蜆、紅棗、菇菌類、多色蔬果等,以及多喝水,強化肝臟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