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山麻雀 今年92只幼鳥離巢

麻雀公鳥小米。(嘉義林管處提供/張亦惠嘉縣傳真)

過去20年間山麻雀分佈範圍大幅縮減,估計全臺總數可能少於1500只,爲保育瀕臨絕種動物山麻雀,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啓動山麻雀保育行動,2019年開始在嘉義縣梅山地區懸掛巢箱、種植食草,並與嘉義縣野鳥學會瑞峰國小及社區合作推動保育工作,今年共有92只幼鳥成功離巢,保育有成。

設置人工巢箱

山麻雀20年來大幅減少,是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在臺灣海拔分佈200-2200公尺之間,集中於雲林縣、嘉義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等地山區

嘉義林管處育樂課長黃秀緞說,當時瑞峰國小前校長謝世達發現山麻雀的蹤跡,管處開始積極推動保育,除學校外也與瑞峰、碧湖龍眼三個社區合作,以懸掛巢箱、設立餌站、種植食草、社區宣導方式,爲山麻雀打造溫暖的家。

技正陳榮作說,爲了讓山麻雀安心繁殖,推動「豐食築巢」設置3處餌站,讓山麻雀在繁殖前補足體力,另在社區種植小米及紅藜,做爲山麻雀覓食的地方。山麻雀原是以樹洞巢穴繁殖,但樹洞數量有限,山麻雀體型競爭力差,搶不到好的繁殖地點,因此設置專供山麻雀繁殖的人工巢箱也是今年工作重點

40對用來繁殖

去年嘉義林管處保護至少79只幼鳥成功離巢,今年設置149個巢箱,共有40對山麻雀利用巢箱繁殖,並至少有92只幼鳥成功離巢,透過記錄顯示超過8成的山麻雀夫妻都選用巢箱養育下一代。

嘉義林管處認爲,山麻雀的棲地與人類活動密不可分,社區的認同與支持是成功關鍵,保育工作執行期間,社區民衆主動提供餌站用地、協助巢箱懸掛、種植小米及紅藜時提供種植經驗、協助田間管理等;瑞峰國小師生課餘時協助調查紀錄工作,顯見社區民衆愛惜山麻雀,推動保育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