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機器人都能寫新聞 記者真要失業了嗎?

機器人未來會搶走記者飯碗,還是會跟記者並肩工作?(圖/視覺中國)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機器人跟記者並肩工作、撰寫新聞在一些媒體裡已經是現實。有些體育新聞,如果不加撰文名字,甚至幾乎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但是機器人會能寫新聞,記者大大們真的要失業了嗎?

英國廣播公司」(BBC)刊文稱:「機器人寫新聞」在人類世界普及的速度超出很多人的想像。對於此刻正在電腦前寫稿的記者們來說,似乎飯碗受到威脅,形勢大大不妙。

文章稱,「美聯社」的一套電腦系統已經能夠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新聞線索,編成新聞文稿;其中一部分混在記者撰寫的稿件裡用電郵一同發給報刊客戶,而且不少還不加潤色就被報紙採用了。

洛杉磯時報》自2014年就開始發佈根據官方資料生成的地震預警消息。《華盛頓郵報》去年宣佈將派機器人報導美國高中生足球賽。 機器人進入新聞編輯室,時值全球紙媒面臨發行量下降、以及廣告向電子/網路媒體線上轉移的雙重衝擊。在越來越多的行業裡,機器人都被視爲人工勞動力的潛在替代,而且成本更低。

一種預測說,到2030年,機器人將從人類手裡搶走8億個工作。但在新聞領域,它們能奪走的百分比有多少?

根據「美聯社」的試驗,目前階段機器基本上只負責在海量資料中搜索有用資訊。但美國的線上線下媒體提供的內容,越來越多出自機器。

2017年,設在牛津大學的「路透社新聞研究院」所作的一項研究發現:歐洲各地媒體每月發表成千上萬篇從機器自動生成的新聞,主要是迅速發佈公衆感興趣的資料,比如選舉結果和經濟資料。荷蘭一家通訊社在用機器更新寫給未成年人看的新聞稿,使用的語言較簡單。

迄今爲止,已經在工作中的機器人「頭腦」比較簡單。當然,在機器人世界,這種狀況不會持續很久。 然而,寫稿只是記者工作的一部分。

機器能就特定話題做電話採訪嗎?能寫出有文采、觸動人的報導嗎?技術上這是可能的,可以事先把問題擬好,讓機器打電話採訪。但編輯是否願意這麼安排又是另一個問題。不過,更可靠的判斷是:機器人或軟體將很快成爲記者們手裡的一個工具,用來搜尋新聞線索或生成內容。

但也有分析指出,月亮陰暗面是:工具被濫用。在新聞和羣媒體行業,機器被用來生成及傳播假新聞,也已經跟「用機器按贊」、「殭屍粉絲團」等手法一樣,成爲一個現實且緊迫的問題。目前社羣媒體上已經出現這種跡象

BBC目前還沒有使用機器生成的報,但BBC的新聞實驗室正在研究讓機器承擔部分新聞編採和製作,包括聽寫採訪文稿、檢索公共資料找線索。

不過也有觀點認爲,記者的核心職責是從採集到的資料和資訊中篩選、評估、分析、組織,寫出有理有據、有血有肉、全面平衡的報導。

BBC評論認爲,這是一門活技術,代代相傳到今天,經過百餘年的演化。如果說機器人最終也能掌握這門人性比重極大的技術,那也不大可能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