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寵壞的前朝公主

上海回來之後,有點失落與感傷。總覺曾在書本上影片裡出現過的十里洋場,早已改頭跨入新世紀相貌,不再是那個妖嬈的樣。那一頁,風早已將之吹過。

拿起相機拍照前,我思索次數比往常多了一點,隱約接收到一種感受,這城市暗暗的嬌氣像是一個被寵壞的前朝公主,她遺忘了自己原本細緻的美貌,驕傲地披上鄰國進貢的皮毛,聽着人民潮涌的討好,而有些不經聽的小話就被欲言又止了。

後來,搬去上海工作幾年的朋友留言給我,說:『外地人來上海一週的印象都是浮面的,又或者是隻看到它演出的部份。百年來上海一直是中國最張揚最稱頭最華麗樣板。在上海生活更久一點,纔會真的認識上海不完美卻真實的一面。』

不完美卻真實,確實是我最後對上海留下的記憶。在上海居住的人不一定是上海人,但久了也沾染了上海之氣,帶着冷漠與直白,不近身接觸,保持着距離,連照相也不大給拍,並不是害羞地躲閃,而是武斷地拒絕。

某天到了一個傳統市場,我要拍一個菜攤,被拒絕;要拍一箇舊書販顧攤女子直接拿起書擋住我的鏡頭;最後路過一個水果攤,正在削西瓜的是個赤身裸背孔武有力的鬍鬚大漢,旁邊圍了幾個要買水果的大叔大嬸,我自然又舉起相機想拍下這一幕,大漢眼一尖,呼地就舉刀指着我的方向大罵,帶着口音我也聽不太懂,總之就是沒事拍什麼拍真他媽無聊之類的。沒遇過被這樣斥喝的經驗,當時嚇得我轉身快閃,卻因心有不甘又回頭瞪一眼,事後覺得自己真是傻人傻膽,萬一大漢那一把刀從背後飛射過來,可就不是裝無辜就可以解決的了。

這種經歷,很真實,真實到就算沒有到此一遊的照片也不會忘記,忘不了的不是心跳加速的感覺,而是在此地所感受到的疏離、旁觀、置身事外的心情,就像你走進上海地鐵人潮最洶涌的人民廣場站,沒人會多賞你一眼,轉個頭就會被浪濤般的腳步淹沒。

當然,我依舊會記得外灘建築的壯麗、黃浦江的燦爛夜景新天地的夜生活,但這些是一般訪客所見的上海,它被誇耀的大盛美麗比對着市井裡的小民生活,雖說有着極大的差距,但這種落差感的存在,是一個城市獨有發散的體味,最容易被詩人小說家藝術家們操作文章元素,也是我看待上海的趣味所在。

2008年底適逢上海雙年展,我也順道去參觀難得親炙的當代藝術作品美術館外一整面密密麻麻的照片牆,貼滿了由年輕學子以上海爲名所創作影像,我正仔細觀看時,一個載着大鐵箱的送貨大叔,騎着舊鐵馬緩緩經過,眼睛也跟着打量着這面照片牆,不到兩秒的時間,他就過去了,而我抓僅拍下這一刻。很想知道在這兩秒的視線當中,他是否看到了不一樣的上海,或者,他本身才是實際生活的詮釋,其他的風景或一時的潮流,皆只是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