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打破老美壟斷 大利陸導引武器

中國大陸6月25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3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46顆北斗導航衛星的畫面。(新華社

中國大陸北斗3期工程順利,可向全球提供無線電導航,定位,以及供遠洋船舶,還有飛彈等使用的授時服務,顯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已成爲全球主要衛星導航定位系統之一。

新浪軍事指出,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建成,降低導引系統的成本價格,爲大規模裝備營造了極有利的條件。而直接的影響,就是促使陸制精確導引武器普及。或許未來中國空軍扔聯合直接攻擊炸彈(Joint Direct Attack Munition,JDAM),就像現在發射火箭彈般。

隨着資訊技術發展,電子系統體積重量大幅降低。分析說,JDAM導引系統套件成本大約只有1萬美元(約31萬臺幣),這個價格相當於1支性能稍好一點的狙擊步槍。因此新世紀美軍大量使用精確導引武器,平時也保持數十枚庫存,據說美軍在實戰中投放JDAM和「小直徑炸彈」(Small Diameter Bomb,SDB)數量已超過普通炸彈。

分析指出,對美軍來說,JDAM經濟實惠,但對其他國家卻未必如此。這是因爲整合慣性導航系統(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INS) /全球定位系統(GPS)得依賴GPS才能發揮作用,INS精度會隨距離時間增加而下降,這個時候就需要GPS糾偏。而GPS高精度軍碼信號掌握在美國手裡,就算是號稱開放的民碼信號,美國也可以擾亂,甚至阻斷。因此其他國家引進JDAM這類武器,必須付出高昂代價,在使用上還得受制於人。

而中方在新世紀初就研製成功飛騰、雷石等系列導引炸彈,但解放軍空軍遲遲沒有裝備,就是這個原因

如今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具備全球導航定位能力後,陸制精確導引武器就能將INS/GPS轉變成INS/BDS導引系統,由BDS爲INS提供糾偏,不再需要GPS。此外,分析認爲,中國大陸資訊產業快速發展,也使INS/BDS體積更小、成本更低,爲精確導引武器大量裝備奠定了基礎。從珠海航展公開的資料來看,陸制精確導引武器包括導引航彈炮彈導彈等,已呈遍地開花的局面。而解放軍已大量採購這些精確導引武器,提高了火力精確性效能

除了自用外,分析指出,中方也將北斗系統提供給友好國家使用。如孟加拉空軍殲-7戰機能投放雷石-6滑翔增程導引炸彈,精確打擊數十公里外的地面目標。此外,這些國家甚至能使用INS/BDS系統,自行開發精確導引武器。最近巴基斯坦伊朗都公開了自制精確導引炸彈、滑翔增程導引炸彈,而這些武器顯然採用的都是INS/BDS系統,突破了美國GPS對國際精確導引武器市場的壟斷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