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閱兵大出風頭 首架殲-31卻遭拆彈射座椅不再升空

中國官媒近距報導殲-31首架驗證機。(圖/翻攝自央視)

特約記者陳孟孟綜合報導

殲-20日前以大編隊亮相中共建政70週年閱兵,展示其成爲解放軍明星武器架勢。相較於殲-20的大放異彩,第二款隱身戰機殲-31仍處於進展不明的狀態,近日更有眼尖大陸網友發現,首架驗證機座艙內疑似已拆除彈射座椅,暗示該機將無法再次飛行。

《央視》日前公開報導殲-31有關信息畫面編號「31001」首架驗證機呈現靜止狀態,並且進行近距離拍攝。中國航空工業沈飛總工程師孫金萍指出,「鶻鷹」戰機制造都是用統一數據,都是三維數模,而鈦合金和覆合材料用量相當大,飛機上大約有100多個零件用的是3D打印,同時強調「它的未來有很大想像空間」。

公開資料顯示,殲-31於2012年10月31日完成首飛,距離殲-20技術驗證機首飛不到2年的時間。但有大陸網友發現,此次《央視》報導畫面中的「鶻鷹」首架驗證機座艙內疑似已經拆除彈射座椅,此舉暗示着該機已完成歷史使命,將無法再次升空飛行。

▼飛行中的殲-31首架驗證機。(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事實上殲-31過去一直被視爲中國主推外貿市場的一款隱身戰機,近年在航空展覽領域中,僅有2014年珠海航展驚鴻一現,其餘大多以模型出現在各大國際航展中。今年6月的巴黎航展中,「鶻鷹」帶着更厚、更豐滿,機頭明顯更爲粗壯的模型設計亮相,進一步提升作爲中型戰機的載荷能力,加大內部空間容量有利於提升載油量,增加航程

微信公衆號「兵工科技」也特別指出,從該機新總體設計方案來看,殲-31將新定位成一款具備截擊能力和較強機動性,可以執行制空作戰任務多用途戰鬥機。當然「鶻鷹」全面的作戰能力也讓其能更好勝任新一代艦載戰鬥機的任務。

值得注意的是,殲-31總設計師孫聰於今年7月9日公開表示,外界應該耐心等待殲-31的好消息,「你們將在不久的將來看見它的最新發展。」此番話似乎應證了上述分析猜測,經大幅改進的殲-31未來可能會進入中國海軍服役,成爲最新一代航母隱身艦載機。

▼全新殲-31模型亮相第53屆巴黎航展。(圖/翻攝自微信公衆號「兵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