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300年龍井開放 民衆排隊取午時水

雲林縣北港鎮300年龍井開放供民衆取午時水,現場大排長龍。(張朝欣攝)

雲林縣北港鎮300年龍井經媽祖指示,維持人力打水的傳統。(張朝欣攝)

雲林縣北港鎮朝天宮媽祖廟旁的龍井,已有300餘年歷史,與朝天宮正殿水井是同一水脈,25日端午節開放免費取水,民衆取水後拿到陽光下曝曬,再到廟內過爐,便成爲媽祖認證的午時水,相傳可用來除瘴淨身、驅邪避兇。

北港朝天宮正殿鎮殿媽祖下方有1口井,300多年前樹璧和尚大陸湄洲奉請媽祖神尊來到北港,便在水井處駐駕建廟,附近還有龍井與虎井,後來虎井因故封閉,目前僅剩龍井,龍井位於廟旁「北港龍井餐廳」內,平日並不開放取水,只有端午節當天纔對外開井

25日端午節當天一大早便有民衆前來龍井取水,餐廳老闆王奕棨與胞弟王裕傑忙着幫大家打水,現場大排長龍,民衆說龍井與朝天宮內的水井是同一水脈,水質清澈充滿靈性,拿到廟內過爐後可用來淨身、吃平安,效果非常好。

王奕棨表示,龍井深約5公尺,長期以來都是用繩子綁着水桶垂下去打水,打水速度較慢且耗費體力,因此取水民衆必需排隊等候,他曾想過要裝馬達加快打水速度,但媽祖並不應允,因此至今還維持着人力打水的傳統。

臺灣俗諺說「午時水飲1嘴,較好補藥吃3年」,主要是端午節當天午時,是1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所以民間習俗認爲午時水可以用來除瘴癘、驅邪氣,龍井水受到朝天宮媽祖庇佑,效果更好,因此每年來龍井取水的民衆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