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管帶路 林宜瑾吃土找編舞靈感

編舞家林宜瑾作品《吃土》,以活潑的肢體,表現熱鬧北管音樂的鑼鼓點節奏與律動感。(壞鞋子舞蹈劇場提供)

編舞家林宜瑾(前排左一)學習北管音樂,編創作品《吃土》,以舞蹈表現北管的鑼鼓點節奏與律動感。(壞鞋子舞蹈劇場提供)

鑼鼓喧天的北管音樂,只能出現在廟會嗎?編舞家林宜瑾近期以北管音樂編舞,推出作品《吃土》,她表示,「北管音樂的鑼鼓點節奏,讓我找到特別的身體律動感,那不是儀式,也不是廟會,而是從臺灣這塊土地長出來,一種民間生活的態度。」

林宜瑾表示,她在高中時期,和父親一同整理爺爺遺物,在抽屜發現一本北管音樂使用的工尺譜,令她驚訝,這件事一直放在她心裡,「原本以爲爺爺的工作是務農,從來不知道爺爺年輕時在閒暇之餘,會和三五好友演奏北管音樂,但他從來不提,可見這對他來說,是稀鬆平常的事情,就像現代人聽流行搖滾樂一樣,但我們現在,卻越來越少聽見北管音樂,讓我想做作品,從北管樂的即興感覺,找到身體表現的新可能。」

林宜瑾歷年來的舞作,多取材臺灣元素,像是《泥土的故事》,是從臺灣人熟悉的髒話「幹」字,體會罵髒話時,身體的力道從何而來,進而找到身體的表現力度。此外,林宜瑾從民間宗教傳統儀式牽亡歌的舞動方式,觀察到螺旋狀的舞動方式,因而發展一連串舞作《彩虹的盡頭》、《虹Khing》和《渺生》,其中《虹Khing》曾登上亞洲最大型的藝術展會日本橫濱表演藝術展會(TPAM)演出。

林宜瑾表示,《吃土》的舞作名稱,更加符合她長年的創作理念,「人會餓到要吃土,代表對生存的渴望;第二個涵義,則是對藝術的渴求,還有渴望從臺灣這塊土地,找到編舞的養分。」

林宜瑾表示,她在瞭解北管音樂的過程,發現北管就像爵士音樂一樣,有即興表現的空間,「如果我們用西方舞蹈訓練正規的一二三四數拍子方式,會無法以北管音樂跳舞,必須順着北管音樂的彈性和鑼鼓點節奏,加上使用的官話、閩南語語韻,表現身體的律動性,那也是一種順應生活而來的態度。」

《吃土》場上預計有5名舞者和3位北管樂師,運用樂器有鈔、鑼、小鼓、嗩吶等,並將使用電子音樂,融入現代感,林宜瑾表示,「舞者將和北管音樂共舞,從身體的動能和音樂一起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