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公開新型洲際飛彈 比「火星-15型」更長又粗

北韓10日在閱兵儀式上公開了疑似新型洲際彈道飛彈(ICBM)(美聯社

北韓10日在平壤金日成廣場舉行勞動黨成立75週年閱兵儀式。據南韓韓聯社10日報導,閱兵活動上公開了新型洲際彈道飛彈(ICBM),飛彈彈體比北韓最新公開的「火星-15型」更長又粗。

當天下午,北韓中央電視臺錄播閱兵式實況,在閱兵式幾近收尾時被載於11軸22輪移動發射車(TEL)的新型洲際彈道飛彈入場。從發射車大小來看,此次公開的飛彈發射車比北韓最新公開的「火星-15型」(9軸18輪)更長。「火星-15」號飛彈長21公尺,而此次公開的新型飛彈看似較「火星-15」長2~3公尺,爲23~24公尺。直徑也較「火星-15」(2公尺)更大。

韓聯社指出,飛彈彈體變長變粗,有可能是因爲在一級推進器上增設3個輔助發動機。如此一來,飛彈射程加長。據推測,「火星-15」的射程爲1.3萬公里左右。南韓軍方推測,北韓當天公開的新型洲際彈道飛彈射程可能較「火星-15」長很多。從畫面中還可看出,飛彈彈頭部分也較其他型號長。因此新型飛彈能否搭載多彈頭,引發關注。

另外,新型洲際飛彈的發射車外觀設計與「火星-15」發射車不同。分析認爲,北韓製作飛彈發射車的技術也取得一定進展。但飛彈後尾部分有疑似爲支架設備,南韓軍方從此推測,朝方尚未掌握直接從發射車將飛彈發射升空的技術。

北韓當天在閱兵式上還公開了新型潛射彈道飛彈(SLBM)。該飛彈彈體上印有「北極星-4」的字樣,其直徑可能比首款潛射飛彈「北極星-1」或北韓去年發射的「北極星-3」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