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外交部射彈前聲明:核戰爆發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北韓發射導彈。(圖/路透社)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北韓在29日凌晨2點17分發射洲際彈道飛彈,有提前預告?外交部美國研究新聞主管趙哲秀(Jo Chol Su)28日發表一則聲明說到,「由於川普戰爭的狂熱,朝顯半島爆發核戰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趙哲秀在聲明中表示,近日有研究機構媒體報導「北韓核武攻擊」,將打算攻擊美國及其他亞洲地區國家。另外聲明內容裡還說,國外媒體造謠提到,「北韓將會在南韓平昌冬季奧運期間發動核武攻擊」。

趙哲秀強調,美國部署了許多阻礙核武發展設備,更不定期聯合日本、南韓進行軍事演習,「由於川普的戰爭狂熱,核戰爆發只是時間早晚問題,北韓做的選擇絕對正確。」他最後還重申,北韓的核子武器只有針對美國,一邊在預防核戰,這是在維護整個朝鮮半島的平靜。

▲北韓相隔75天又再度射彈。(圖/翻攝NHK)

據《韓聯社》報導,北韓今日從平壤南部附近向東海發射一枚彈道導彈飛行高度爲4500公里,射程約爲960公里。《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導彈飛行53分鐘後,落入日本青森縣西方約250公里的專屬經濟海域(EEZ)。南韓軍方則在北韓射彈6分鐘後,展開名爲「精確打擊」演習,共發射3枚飛彈。

而《路透社》也報導,北韓試射導彈時,川普正在白宮接待共和黨國會領袖聽聞消息後表示「會因應此事作出處理!」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James Mattis)指出,這次北韓試射的洲際彈道飛彈無論飛行高度及時間,確實較往年來得更高更久。

▲北韓曾發射「火星-12」飛越北海道上空。(圖/路透社)

日本防衛省指出,北韓這次試射採用「高飛軌道」(Lofted Trajectory),與7月28日試射「火星14型」(Hwasong-14)洲際彈道飛彈(ICBM)時相同,但當時飛行高度爲3500公里,這次達到4500公里。美國導彈科學家戴維賴特(David Wright)指出,若這些數據都是正確的,北韓以普通角度發射,飛行距離可望達到13000公里,「導彈射程距離足夠到達華盛頓特區」,也就是說,全美都可能涵蓋在射程範圍內。

北韓8月29日在平壤市順安(Sunan)發射「火星-12」,飛越日本北海道上空,導彈距離地面最遠550公里,共飛行約2700公里,落入襟裳東方約1180公里處太平洋,未造成任何傷亡;北韓的「火星-12」9月15日又飛越北海道上空。外界推測,北韓有可能因再次被美國政府列爲「支持恐怖主義國家」,而做出軍事性挑釁。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