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谷區打造“平急兩用”五大應用場景

央廣網北京4月19日消息(記者 王進文)4月18日,北京市平谷區舉辦建設國家“平急兩用”發展先行區一週年座談會。一年來,平谷區積極探索平疫結合、平災結合、平假結合、平賽結合等五大適用範疇,率先建立轉換機制,圍繞“吃”“住”“行”“醫”“集中承載”打造五大應用場景。

“平急兩用”理念發軔於平谷區在新冠疫情期間的防疫構想和實踐。平谷區幹部羣衆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思考:在推動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時,統籌考慮“平急兩用”,即在“平時”用作旅遊、康養、休閒等,“急時”則立即轉換爲應急場所,滿足隔離、臨時安置、物資保障等需求,充分提高基礎設施的日常使用效能和應急承載水平。

如今,“平急兩用”理念在平谷區得到充分的應用和體現。已建成全國首家“平急兩用”萬達錦華酒店,南獨樂河鎮南山村成爲全國第一個“平急兩用”新型鄉村社區,東高村鎮漁陽滑雪場成爲全區首個開工建設的“平急兩用”休閒綜合體;引入京能集團、中旅集團、萬達集團,謀劃全國首個“平急兩用”商文旅體綜合體,設計北京首個5C級自駕車旅居車營地。這些項目的建成,不僅豐富了平谷區的應用場景,也提升了其應對緊急事件的能力。“我們將持續完善平急轉換機制,深化場景應用、細化轉換流程、做好實戰演練,主動代表北京做好答卷,積極打造首都發展安全的戰略腹地。”平谷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平谷區制定完善了《北京市平谷區試點建設國家“平急兩用”發展先行區實施方案》《北京市平谷區建設國家“平急兩用”發展先行區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年)》,明確任務清單;率先試行《平谷區“平急兩用”旅遊居住設施設計及實施指導意見》《平谷區“平急兩用”農村污水治理工作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指導意見;開工建設軌道交通平谷線、承平高速、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持續推進夯實基礎設施;由平谷區政府與國開行、農發行簽訂合作備忘錄,爲“平急兩用”發展先行區的建設提供金融保障。探索村集體組織村民自主實施以及民俗旅遊增收、延長產業鏈條增收等聯農帶動利益聯結機制。

對於下一步的工作,會議形成了共識,要抓好北京市《關於推進本市“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總體實施方案》中,對平谷區在“平急兩用”方面的功能作用的定位,即構建北京市“1+3+5”的“平急兩用”格局,“1”即在平谷區創建國家“平急兩用”發展先行區,主要承擔中心城六區、城市副中心及本區的隔離和避險避災人員安置任務,強化平急轉換演練,完善平急轉換預案,構建平急轉換體系,強化培訓演練,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建設模式,推動形成市級標準規範。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