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啓動“校園安全島”平急兩用建設

日前,北京市“校園安全島”平急兩用建設現場會在門頭溝區妙峰山民族學校召開。會上,北京“校園安全島”平急兩用標準化建設啓動,師生現場開展了消防應急、應急自救、抗洪避險、心理疏導等場景的應急演練。全市教育系統代表參觀了妙峰山民族學校的“思政教室”“紅領巾學院”“安全島學苑”和“學習貫徹展室”,並觀看了學校安全疏散演練。

在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災情期間,校園安置點成爲門頭溝區抗洪救災全方位戰役的重要板塊,全區各學校充分發揮平急兩用“安全島”作用,成爲受災羣衆的安置點、救援部隊的駐紮地、救災物資的集散地,累計安置村民和搶險人員7331人。

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平時,“安全島”是師生以及社會安全教育的重要場所,通過課程化培訓提升師生安全意識和應急技能;發生災難時,學校的“安全島”就成爲師生和羣衆的避難之所、救援出發地和物資中轉站,有效地預防和減小災難的破壞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災後重建以來,門頭溝區積極構建區域校園“安全島鏈”,將每一所學校建設成平急兩用“安全島”,並形成相互聯通、資源互補的“島鏈”,在滿足師生羣衆日常安全教育功能的基礎上,構建沿河安全體系,築牢師生和羣衆平急兩用安全長廊。

(記者 施劍鬆)

編輯:劉京京 責任編輯: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