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建院十週年高質量發展論壇隆重舉辦
11月16日,在建院十週年前夕,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隆重舉辦高質量發展論壇,紀念醫院十年發展歷程,並邀請醫療健康領域專家學者和跨界名家,共同探討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新理念、新策略、新路徑,進一步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爲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社會主義強國提供健康支撐。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第十二屆全國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名譽主席韓啓德院士作視頻致辭。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副會長安七一,臺塑企業管理中心常委王瑞瑜,北京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馬繼業,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王建輝,北京市昌平區委書記甘靖中,清華大學副教務長、醫學院院長黃天蔭,清華大學副校長王宏偉,出席活動並先後致辭,高度肯定醫院十年發展成就,併爲醫院未來建設獻上美好祝福和期許。論壇由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黨委書記周月紅主持。
論壇現場,舉行多個特別環節,爲建院十週年增色添彩。
中國當代藝術家、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韓美林爲醫院量身定製的新院徽發佈。 新的醫院徽標由三部分組成,中間部分:十字形是健康醫療行業的象徵,中間的二校門是清華大學的標誌性建築,象徵着深耕清華之醫學、成就醫學之清華的願景,三個拱形門庭分別代表着精準醫療、精誠服務、精益管理的“三精醫療”理念。上方:蜿蜒在上的雙螺旋DNA圖案代表着生命之光,其中看似獨立但又共同演進的一深一淺兩個螺旋結構,代表獨屬於清華臨牀醫學多學科交叉融通、促進醫學與科學共同繁榮進步的含義,二者相輔相成、融合精進;下方:是一條微笑型弧線,既是多學科的融合體,也是醫教研一體化發展的載體,還象徵着溫暖的健康醫療服務,共同托起上方的生命之光。
醫院吉祥物IP形象發佈,分別爲象徵吉祥、勇敢和希望的瑞獸瑞瑞(左),象徵團結與多元融合的融融(中),象徵未來智慧醫療的聰聰。
主旨報告環節,清華大學臨牀醫學院(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發佈《清華大學臨牀醫學發展規劃:TIME計劃Tsinghua Innovation Medicine and Education》。他簡單回顧了清華臨牀醫學的發展歷程,重點介紹了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在各級領導和醫療衛生界同儕機構與專家支持下取得的高質量快速發展。
董家鴻指出,誕生於國家醫改背景下、推展於健康中國進程中的清華長庚,肩負着探索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路徑與中國式現代化健康醫療體系建構策略的使命,以服務健康中國和守護人民健康爲責任擔當,重點研究解決國家重大醫學問題和複雜危重疾病診療難題,帶動國家和區域醫療服務能力的提升,致力於依託三級醫院打造以重病治療和醫療創新爲要務的國家醫學中心;同時,醫院面向社區全人羣、生命全週期、健康全過程建構緊密型健康醫療聯合體,提供集預防、治療、康復、慢病管理、高齡照護於一體的系統連續服務,致力於打造以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爲重心的健康照護中心;上述重病治療中心與健康照護中心相互協同,整合運行,從而構建“頂天、立地、惠民”的健康醫療服務新體系和臨牀醫學發展新格局。
董家鴻結合醫院“三步走”發展戰略,從醫院治理、醫療服務、社會服務、社區醫療、醫療創新、醫學教育等方面,具體介紹了醫院十年取得的建設成就。
面對未來,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將在過去十年建設的堅實基礎上,以二期工程啓用爲契機,拓疆圖強,融合塑新,從優秀邁向卓越,向着世界一流醫療中心的目標奮力前進。董家鴻指出,醫院將擴容佈局並建立集團化管理運營模式,同步提升醫療服務的能力以及科技創新和教學培訓的能力;並積極推進臨牀醫學與清華大學綜合學科之間的融通合作,引領未來醫學的創新發展。
董家鴻具體提出了7大發展舉措,即:
響應時代命題,在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健康醫療體系上進一步探索實踐;
深化整合式區域健康醫療聯合體建設,推動和優化以患者爲中心,集預防診療、康復、慢病管理、高齡照護爲一體系統連續的健康服務,加速研發與應用清華智慧健康醫療體系,爲居民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經濟的健康照護;
強化拔尖醫學人才教育模式的創新,在業已確立“良醫、學者、領軍者三位一體”的未來醫學領軍人才培養理念基礎上,進一步做實頂尖臨牀醫學人才的培養模式、培養體系以及課程體系創新實踐;
進一步優化臨牀驅動型、多學科融通式臨牀醫學研究體系,打造清華臨牀醫學與衆不同的特色標籤;
繼續面向海內外,以優越的事業平臺和舒心的工作環境來匯聚傑出的人才,打造一流的學科羣;
全面推進在學科建設、醫療服務、醫學教育、醫院管理和學術創新五個方面的國際化進程;
積極參與地方健康產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並助力全球健康衛生共同體的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所長黃曉軍,在報告中闡述了創新之於學科發展的引領作用,文化傳承在培養學科人才和組建學科團隊中的重要作用。他談到,打造團隊既需要理想主義教育,也需要文化引領,還需要“抓手”落地。
北京協和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張抒揚,從黨建引領、學科帶頭、一院多區的格局、辦院理念等方面,分享了北京協和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探索。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黨委書記江帆,分享了近些年兒童腦健康的研究成果。她強調,重視兒童早期發展,是築牢人口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
新加坡工程院和國家科學院院士、新加坡國立大學醫療健康創新與科技研究院院長林水德,分享了新加坡國立大學近年來健康技術創新與臨牀成果轉化情況。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江濤分享建設神經外科一流人才隊伍的心得。他指出,學科專業的核心,是建立一支高水平、國際可比、大師領先的師資隊伍。
下午的“醫學創新與轉化”分論壇由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副院長張萍,醫院醫療總監李國新先後主持。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講席教授、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京,中國工程院院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副院長王振常,臺灣長庚紀念醫院決策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陳昱瑞,四川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葉玲,新保集團杜克-NUS醫學院副院長周蘊菁(Chow Wan Cheng),天津醫科大學黨委書記顏華,分別做主旨報告。來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北京醫院、華僑大學附屬廈門長庚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嘉興市第二醫院等醫療機構的院長、黨委書記,參與圓桌論壇。專家們從不同角度出發,討論瞭如何通過臨牀驅動型多學科融通式的醫學創新來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如何培養醫學創新人才以服務國家戰略,以及如何在數智科技時代實現醫工結合的新突破。
論壇現場,每位分享者以其獨到見解和深刻洞察,講述醫療健康領域最新發展和未來趨勢,並表達對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的期待。董家鴻做最後總結時說道,來自各大名院高質量發展的寶貴經驗,從不同角度描繪了醫療服務、醫學教育、科技創新、醫院管理的發展藍圖,爲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未來的實踐指引了方向。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在清華大學和北京市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同道和專家的指導和支持下,堅持以人民健康爲中心,踐行“4I”發展戰略和“三精”醫療理念,乘勢而上,開創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爲創建中國式現代化醫院服務體系貢獻清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