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入境遊市場升溫 旅行社備戰旺季

龍年伊始,北京入境遊市場迎來回暖。2月26日,一則“1月赴華韓國遊客同比增長900%”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在北京,多家旅行社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北京入境遊市場也在持續恢復中。在過去的兩個月,部分旅行社甚至做到了月均接待20個左右的入境旅遊團,隨着入境遊市場即將步入3月旺季,各旅行社也在爲入境遊大團的到來而加緊忙碌,籌備入境社、推出新的入境產品、尋找新的旅遊線路……一系列的利好政策也在助推入境遊市場升溫,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一些歐美國家成爲北京入境遊市場的主要客源,甚至部分旅行社歐美入境遊客預訂佔比達30%左右。雖然入境遊市場持續恢復中,但市場上不少旅行社仍面臨單打獨鬥的局面,此外熱門景區門票寒暑假難預約等難題也制約了入境遊恢復。

探店踩線、籌備入境社

俗話說“春江水暖鴨先知”,北京入境旅遊市場在龍年伊始的新面貌成爲北京旅遊人當前所討論的重點話題。

在天壇附近騎着車,時不時停下進到道路兩側旅遊商店“探店”的,正是京騎文化公司聯合創始人竇俊傑,他看到,近期有部分入境旅遊商店開始恢復營業,包括精品茶葉店、書畫店、翡翠店等都陸續開始上貨,並且開始重新招回骨幹員工,這意味着北京入境遊市場正在穩步回暖。

而身爲一名旅遊人,竇俊傑同樣在爲北京入境旅遊市場做着準備。拍攝雙語視頻介紹北京景區、歷史文化就成爲他的工作日常,“一方面希望看到視頻的境外遊客能夠進一步瞭解北京,另一方面這些視頻也將爲外語導遊提供學習素材,進一步加強導遊人才建設”。

與竇俊傑一同積極籌備的還有旅行社企業。北京金門國際旅行社總經理金輝表示,近期旅行社邀請了一些體量較大的境外目的地旅遊服務商來北京踩線,安排了一些與此前體驗不一樣的酒店、餐廳以及景區,用於後續研究推廣新的產品。

在探店、踩線之外,甚至還有旅行社在籌備建立新的入境社。衆信旅遊集團首席政務官寧國新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近期,集團將針對入境遊板塊在北京註冊一家新的公司,主要聚焦中國入境旅遊市場。衆信旅遊未來還將依據消費者旅遊習慣的變化、需求,植入新的體驗內容。同時,隨着境外遊客停留時間的增長,跨區域旅遊產品也呼之欲出,衆信旅遊將串聯旅遊資源,設計長城、長江等文化帶產品,豐富境外遊客的入境體驗。

2月入境客同比增長約6倍

各家旅行社在積極籌備的同時,也在接待入境遊客方面看到了市場愈發具有活力。“最近一段時間入境訂單與去年下半年的大體情況差不多。”金輝談道,雖然沒有大幅度提升,但是1月、2月旅行社均接待了大大小小20多個團,趨勢持續向好。

同樣,神舟國旅集團假日公司總經理張靖也表示,今年以來,入境遊市場訂單量有所回升,春節期間神舟假日公司接待了德國團和越南團。同時,預計3月會有較多入境系列團來京旅遊。

入境旅遊市場的回暖也與利好政策的發佈有着密切的關係。節前,中國陸續與“新馬泰”三個國家互免簽證,同時,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杜江還曾表示,文旅部正在積極出臺“入境旅遊促進計劃”。

利好政策也讓更多境外目的地的遊客選擇來中國旅遊。談及客源國,張靖說道,神舟假日公司的主要客源來自歐洲,包括德國、荷蘭、捷克、法國等,還有來自北美以及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等亞洲國家的遊客。從當前的預訂量來看,歐美遊客預訂佔比在30%左右。

此外,隨着國際航班的逐步恢復,北京入境旅遊市場也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春天。航旅縱橫大數據顯示,2月1日—25日,北京的入境航班量超3000班次,同比去年增長約5倍;北京的入境旅客量超40萬人次,同比去年增長約6倍。

據張靖回憶,2023年1—2月,鑑於疫情剛剛結束,北京幾乎沒有入境團,後來在政策利好的加持下,入境旅遊市場逐步恢復,今年伊始已收穫了不少入境團隊和散客的預定單,可以說是一個好的開始。

組團推廣與更多利好的期待

入境旅遊市場的復甦並不會一蹴而就,仍要面臨多重難題。金輝提出,目前各旅行社還在各自爲戰,一個旅行社的能量畢竟是有限的,只能針對自己的客戶去做推廣,用減免部分服務費或小型促銷活動來進一步吸引客戶。但在外宣方面,希望能夠有相關部門統籌規劃,做力度更大的推廣活動。

在入境遊客的體驗內容方面,金輝還談道,在特殊的時間節點,尤其是寒暑假,北京熱門景區的門票十分緊張,會出現門票售罄的情況,導致旅行社在對外宣傳時底氣並不是很足。

除此之外,小語種導遊人才的缺失也是當前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竇俊傑指出,疫情致使很多外語導遊轉行,人才大量流失,即使在入境遊逐步恢復之際,優秀的接待人才未必能完全“返崗”。

針對2024年的整體情況,北京一家入境遊旅行社相關負責人給出了自己的預測:今年旅行社入境遊板塊預計能夠恢復到2019年的四成,北京入境旅遊市場迎來更快的復甦。

放眼全國入境旅遊市場,中國旅遊研究院預測,2024年外國人入境遊市場有望恢復到2019年的五成,港澳臺入境遊市場有望實現全面恢復。“真正的振興和恢復不僅僅是一個部門單兵作戰,應該是跨部門、多資源協同的集團軍作戰。未來,入境遊市場需要足夠多的優質人才提供優質的服務,用高質量產品承接消費者需求,同時,也期待支付能夠更加便利,讓境外遊客獲得更好的出遊體驗,實現入境遊高質量發展。”竇俊傑認爲。

北京商報記者 吳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