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設施管線換新 居民家裡暖了
北京日報記者 景一鳴 陳聖禹 鹿藝佳
一輪大風寒潮來襲,讓京城氣溫驟降。窗外風聲呼嘯,最怕的就是暖氣不熱,窩在家裡凍手凍腳。老舊小區暖氣不熱的一大原因就是設施老化,歷年供暖季都有不少居民反映這一問題。近日記者多路奔走探訪這些老小區,發現其中一些小區的供熱系統已獲得優化提升,居民說今年家裡暖了不少,能安心過冬了。
蓬萊苑小區
重鋪支路管線 繳費改立新規
“熱了熱了,可不像往年了,屋裡溫度最低的時候,只有十二三攝氏度。”昌平區北七家鎮蓬萊苑小區居民張女士說,今年能安心過冬了。連着幾年小區的供熱情況一直不好,尤其是處於管線末端的幾戶,冬天是最難熬的。今年小區換了新管線,解決了老問題。
蓬萊苑小區建成於1996年,這些年被設備設施老化的問題困擾,最明顯的就是供熱管線。從2021年起,問題越來越嚴重,小區的261戶居民都深有感觸。社區工作人員回憶,最嚴重的時候,供熱管線一天能跑水100噸,這個龐大的數字並不是管道爆裂產生的,而是老化鏽蝕的管道有多處漏點造成的。“去年供熱的時候,供熱單位修補了不下20處漏點,問題還是沒有根本解決。”
有居民希望通過加壓,提高室內溫度,但這樣脆弱的管道根本經不住壓力,加壓只會讓跑水的問題更嚴重。家裡的溫度總在十五六攝氏度徘徊,處在供熱管線末端的幾戶在極寒天氣時室溫掉到了十二三攝氏度。無奈之下,個別居民在自家安裝了熱泵,希望能把熱水多往自家抽一點,不料這樣的做法不但沒緩解供熱難題,還破壞了整個系統的熱平衡,陷入了惡性循環。
針對供熱難題,從2023年5月起,社區搭建了“蓬萊議事”協商平臺,包括居民、供熱單位各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經過近10輪的商議,今年2月,各方終於敲定了方案——由供熱單位牽頭,更新老化鏽蝕的供熱管線。
此次施工難度不小,早期隨路鋪設的老供熱管線距離雨污、飲水管線都較近,先拆後建難免損傷其他管線。根據施工方案,老的供熱管線直接捨棄,新的供熱管線在老管線上方重新架設。
據介紹,此次施工是要把從換熱站到居民家的這段支路管線全部重新做,工程量較大。爲了儘量減少對居民生活的影響,此次工程將小區劃分爲4個區域,採取分批次推進的方式。社區建立了專門的微信羣,定期公佈施工進度,讓居民安心。同時遇到破路施工可能影響出行的情況,隨時發佈最優繞行辦法。截至10月15日,新管線的鋪設工程完成。“施工期間,我們社區及時響應居民諮詢20餘次,得到了廣大居民的支持理解,實現了施工期間零投訴。”社區工作人員說。
除了管線更新,在居民議事協商中,還敲定了新的供熱繳費方案。過去幾年,繳費同樣是個大問題。該小區採取集中供熱,總建築面積爲5.7萬平方米。隨着時間推移,居民家的車庫、部分原本沒裝暖氣片的房屋也都安裝了採暖設備,實際採暖面積早已大於原先的數字,採暖費該怎麼繳,一直存在爭議。經各方商議,2024年居民繳納采暖費變爲兩種方式,一種是按實際採暖面積計算,另一種是採取熱計量的方式,哪種方式更稱心,居民可以自由選擇。
京通苑小區
更新循環泵 末端熱起來
在朝陽區管莊鄉京通苑小區,以前居民過冬最怕大風降溫。一些居民說,因爲房屋地處供熱管線末端,熱乎氣兒總也“夠不着”。11月25日北京寒潮藍色預警,劉女士看了一眼家中的溫度計,顯示23攝氏度。“去年冬天暖氣片幾乎沒啥熱乎氣兒,晚上蓋着厚被子還得再加一條壓風被,現在摸着暖氣片都稍微有些燙手了。”劉女士說,鍋爐改造以後,家裡的供暖情況變化明顯。
京通苑是上世紀90年代建設的小區,共有4000多戶,常住人口達上萬人。除少部分自採暖住戶外,有26棟樓、3700多戶均爲集中供熱。社區黨委書記嶽婧告訴記者,每年冬天,室溫不達標是居民的投訴焦點,去年相關的投訴有42件,其中大多數集中在17號、18號樓。“小區鍋爐房在西側,這兩棟樓在東側,位於供熱管線最末端,問題尤爲突出。”嶽婧說,天最冷時,部分朝北戶型的居民家只有十四五攝氏度。居民迫切希望改善供熱管線末端熱氣“夠不着”的問題。
冬病夏治,今年夏季,社區協調物業、供熱單位和居民一起召開協調會,就提升社區供熱質量及服務水平等事宜徵集意見、協商方案。“小區原有的三臺循環泵已經老化,而且功率小,壓力低,熱水循環慢,即便鍋爐全力運轉、出水溫度正常,水到管線末端時也不熱了。”經過多方共同討論,決定對三臺循環泵進行更新。
“不過,循環泵的功率並不是越大越好。”工作人員解釋說:“小區管線逐漸老化,如今已出現零星漏水,如果功率提升太高,壓力增加太多,超出管線承載能力,會加劇爆管、漏水。”最終經過調研和判斷,每臺鍋爐由原來的每小時650立方米水流提升到800立方米。設備更新後的首次試水以及供熱前期,社區格外關注,做好預案,週末加派人員值守。“這次設備更換十分順利,並未出現大規模爆管漏水問題。”
雲西路社區西平房區
加固保溫管道 告別漏水停暖
豐臺區雲崗街道雲西路社區西平房區共有81戶居民,上了年歲的老人佔了大多數。老人怕冷,再加上一些基礎病,供熱管道漏水導致的停暖,對他們來說非常難熬。
2023年的冬天,戶外供熱管道曾因凍裂漏水而導致部分居民家停暖。西平房區3排的居民李女士年過八旬,在她的記憶裡,這樣的突發情況再早幾年也出現過,小修小補難徹底解決問題。
11月25日當記者走進李女士家中時,屋內溫度適宜,李女士正忙着準備晚餐。談到屋外管道“穿新裝”的事兒,李女士高興地說,頭兩個月自己一直都很關注管道的改造施工。“今年應該不會再出現管道被凍裂的情況了。不光是管道本身更牢靠了,管道包裹了新的保溫層,熱量散失也更少了。”
記者在現場看到,平房區的屋頂上方有大量管道,從一根根東西走向的主管道上分出的支線,穿過居民家的外牆與屋內的採暖設備相連接。這些管道上都包裹着一層鐵皮,而透過鐵皮的縫隙則能看到裡面的供熱管道被厚厚的保溫層包裹着。對比居民保留的舊時管道的照片,當時一些管道裸露在外,還有一些雖然有保溫層包裹,但海綿已經膨脹開裂,起不到保溫的效果了。
據社區工作人員回憶,去年西平房區曾因供熱管道外露導致爆裂漏水,影響部分居民採暖,一時間居民訴求激增。“整個平房區一共由四排平房組成,每排平房都有一根供熱主管道及多根支管。無論主次,只要有一根管道因溫差過大出現漏水,在搶修過程中平房區的住戶都會停暖。”
據瞭解,這裡是個無物業平房區,且已超出供熱單位負責維護的範圍,因此並無物業或供熱單位能夠對供熱管道、設備設施進行維修保養。爲了確保今年不再出現供熱管道凍裂停暖的情況,社區通過接訴即辦項目經費爲西平房區申請了供熱管道改造工程。通過加固長達千餘米的管道,並重新包裹保溫層,徹底解決供熱不達標問題。同時考慮到平房區內空間狹小,管道距離居民家較近,根據施工方案,將鍍鋅鐵皮作爲管道防護材料的最外層,可以防止外部環境的侵蝕。
社區工作人員表示,當前平房區供熱管道有了加固和保溫層的雙重保險,今冬供熱系統運行穩定,居民反饋家中的溫度也有提升。社區將持續關注居民的採暖情況,確保平房區內的老人們能度過一個溫暖的冬天。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