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各區植樹撫育爲首都添新綠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3月23日電 (記者尹星雲)在國際森林日到來之際,首都各區紛紛開展了植樹播綠、林木撫育、綠地清掃等多種形式的植樹盡責活動。據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統計,國際森林日當天,全市各區共舉辦義務植樹盡責活動280餘場,參加人數8461人,栽下苗木3100餘株,撫育樹木1.5萬多株,清掃綠地15.2萬平方米。市民走出家門用自己的雙手美化家園,積極履行植樹義務,爲花園城市建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東城區開展了“小手拉大手,共築綠色家園”義務植樹盡責活動。孩子們和周邊社區居民一起撿拾綠地垃圾、給樹澆水灌溉、擦拭宣傳牌示,用自己的雙手守護美麗環境。
順義區順頤名苑社區組織了“國際森林日綠地撫育管護”活動。社區工作者與居民們分工協作,清理了社區內的綠地,同時對公園設施進行擦拭維護,對樹木進行了修剪、施肥等撫育管護工作,進一步提升社區綠化品質。
昌平區“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濱河公園基地的20餘名志願者參加了一場爲公園內的國槐和法桐粘防蟲膠帶的義務植樹盡責活動。聆聽基地工作人員講解粘防蟲膠帶的要點與技巧後,志願者們分成若干小組,配合默契。他們首先圍繞樹幹底部,仔細地清理周邊的雜物和泥土,確保粘貼位置乾淨整潔。接着,將防蟲膠帶一圈一圈地緊密環繞在樹幹上,經過2小時的努力,200餘棵國槐和法桐都穿上了“防護衣”,爲樹木抵禦病蟲害的侵襲。
大興區“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大興區林場)基地的中幼林區,迎來了50名“生態園丁”,以“森林:食物的寶貴來源”爲主題,在永定河畔的防護林帶開展了一場沉浸式融合生態建設與勞動教育於一體的盡責實踐。孩子們在專業指導下栽下西府海棠、月季。
當前,北京正着力打造花園城市,爲方便市民在履行植樹義務的同時助力花園城市建設,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近期對首都全民義務植樹盡責形式進行了修訂,進一步拓寬義務植樹參與方式。新版盡責形式拓展爲8大類47種,包括花園場景營建類、認種認養類、撫育管護類、造林綠化類、自然保護類、設施修建類、捐資捐物類、志願服務類。新增了“花園場景營建類”9種盡責形式,比如,對應花園城市“綠化彩化立體化”的要求,市民在自家庭院、屋頂、牆體等因地制宜進行綠化3平方米,即可折算義務植樹3株;開展“庭院一棵樹”建設和對陽臺綠化1平方米,也可以折算義務植樹3株,方便市民“不出家門盡義務、方寸之間添新綠”。
爲更好地爲首都市民履行植樹義務提供服務,今年北京市設立春季植樹盡責接待點3處、林木撫育活動接待點14處,全市119個“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還將提供多種盡責形式的全年化接待服務。廣大市民可以通過“首都全民義務植樹”微信公衆號查詢感興趣的義務植樹盡責活動,提前預約,就近錯峰盡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