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農出現確診38天后設快篩站 林穎孟批柯文哲甩鍋、疫苗當萬靈丹

林穎孟貼出北農士林護理之家羣聚感染案時間軸。(圖/翻攝自Facebook/林穎孟)

記者黃巈禾/臺北報導

北農、士林護理之家爆發羣聚感染,但臺北市長柯文哲卻稱北農員工多數來自外縣市疫調有難度,挨轟甩鍋。對此,北市議員林穎孟貼出時間軸並批評,柯文哲慢半拍就算了,竟指望用疫苗殲滅北農疫情,還推給其他縣市。

「羣聚感染竟稱不知情,市長是雷龍嗎?」林穎孟22日在臉書表示,柯文哲洋洋得意的「熱點殲滅計劃」,就是出動機動篩隊至出現確診個案場所機構,迅速匡列、圍堵,在過去文化大學及壹電視案例中,可以看到衛生局在個案確診的隔天,就立即設立就地篩檢站,並將接觸人羣風險分爲紅、黃、綠區,逐步篩檢。

林穎孟指出,現在爆出的北農、士林護理之家羣聚案,時間軸攤開就可發現,市長的熱點計劃根本慢超多拍,士林護理之家的業者,已出面指控市府在出現確診個案後,沒有確實疫調、匡列隔離、指導進行PCR檢測,導致護理之家院長必須自掏腰包自行做快篩,慢了8天,衛生局才決定全面採檢。

▲北農羣聚擴大,防疫車載北農員工抵達聯醫和平醫院快篩。(圖/記者屠惠剛攝)

林穎孟提到,北農羣聚,市長聲稱端午節至今已陸續篩檢451人,但端午節當時,北農早已有十位數的確診個案,至真正設立快篩站,已經慢了38天,疫情會一路從承銷商、第一市場員工,蔓延到第二市場營業部原因,就是市府並沒有落實就地快篩、疫調匡列與隔離,結果柯文哲如今居然指望光用疫苗就要消滅北農疫情。

林穎孟提及,柯文哲也表示疫苗的接種者,仍可能帶有病毒、有可能傳染給別人,且施打後需要12至14天才產生保護力,但柯文哲仍堅持要用這種「實驗性」的防疫作爲對待北農,疫苗不是萬靈丹,確實匡列隔離纔是基本功,臺北市應儘速建立機構發現確診個案的處理SOP,最慢應 隔日就設立就地快篩站,確實匡列隔離、安排PCR採檢,不要再把北農當成實驗場

林穎孟呼籲,北市應儘速公佈疫調足跡,讓全市民檢視接觸史,北市剛進入三級警戒時,柯文哲稱確診者數量太多,公佈足跡已無法有效防疫,6月2日,柯文哲又宣佈,北市收治量能已改善,健康中心人力可以專心做疫調,將加速圍堵疫情,但遲遲沒公佈確診者足跡供市民檢視,昨天柯文哲在記者會上又宣稱,精準疫調成效不錯,反而不用公佈足跡。

林穎孟批評,臺北市已因市府不作爲,爆發北農、士林護理之家兩起荒腔走板的羣聚案件,柯文哲居然還好意思稱精準疫調成效不錯?整天把市民自律掛在嘴邊的市長,更應公佈疫調讓全市民能夠自主檢視接觸史,讓防疫更有效率,鎮重的呼籲市長,推給基隆新北中南部真的很母湯,若認爲是其他縣市蓋牌,就更應該公佈疫調,供全民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