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長候選人辯論談缺電 環團批:陳時中講空話

2022臺北市長候選人電視辯論會,候選人蔣萬安(左起)、陳時中、黃珊珊合影。(本報系資料照)

無黨籍臺北市長候選人黃珊珊昨日於電視辯論會中提問,臺北市正面臨缺電的問題,其他候選人有何對策?民進黨籍候選人陳時中迴應,臺北市應把電纜與配電做好。環團表示,電纜與配電是臺電的工作,根本不是北市的責任,根本是在「說空話」。

陳時中昨日針對黃珊珊指臺北市缺電的問題迴應,中央對電力問題一直有規劃,臺北市應該要站在配合的角度,將電纜與配電工作做好,另外也強調臺北市在綠電的成效不足。

「這一段明明就是在講空話」,氣候先鋒者聯盟發起人楊家法表示,早在2013年,臺電董事長黃重球就指出,北市鬆湖超高壓變電所興建受阻,預計北市東區將會有限電疑慮,呼籲北市府提出緊急供電計劃。

「中央對臺北市電力(特別是鬆湖變電所的問題)有什麼規劃」?楊家法說,陳時中講得出來到底中央有什麼變電所規劃嗎?而且要把電纜跟配電做好那是臺電的責任,並不是臺北市的責任,所以陳時中說的就是扯東扯西。

另有人士指出,民衆不支持,民代跟着起舞,地方政府也沒幫忙溝通排除,甚至有時還變成障礙,當初臺電預期的問題現在一個個爆出來了,這些政客又是雙手一攤推給臺電,彷彿一切都是臺電擺爛造成的。

氣候先鋒者聯盟成員李德綸補充,黃珊珊當初是議員的時候,也是「支持民衆反對設置變電所」,電力設施一直都是嫌惡設施,民衆沒到最後一刻的不方便,不會體悟到這些設施的必要性。

針對北市綠電成效不彰,楊家法說,臺北市有效日照本來就比中南部少,這個是先天的因素,就像陳時中說的「殷實的商人」,商人也知道應該要先去中南部裝設太陽能板,因爲中南部的太陽光夠給力,臺北市太陽光不給力是先天條件的問題,並不是嘴巴講講就能夠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