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復康巴士沒到基桃 民代促跟進新北

臺北市不少孩童需至外縣市復健,有家長反映,復康巴士沒有行駛至基隆、桃園,只能改搭其他交通工具往返,較爲不便。圖爲臺北市復康巴士。(臺北市公運處提供/李奇叡臺北傳真)

臺北市不少孩童需至外縣市復健,有家長反映,復康巴士沒有行駛至基隆、桃園,只能靠其他交通工具往返,較爲不便。臺北市議員王欣儀建議,市府可開放復康巴士載送至基隆、桃園醫療或復健機構,除照顧身障者需求也避免濫用。北市公運處對此指出,若復康巴士採跨縣市直達方案,1天僅出車1趟的效率不彰,相關建議4月提至委員會討論。

王欣儀接獲家長陳情,小孩腦幹受損需要接受早療,但大部分有相關專業領域知識的權威、老師卻位於外縣市,而臺北市的復康巴士無法開到基隆、桃園,每次都只能帶小朋友搭高鐵或客運往返。

經王欣儀瞭解,北市復康巴士服務範圍是依照「臺北市聯營公車服務區域」,2019年曾開會研商將復康巴士服務區域延伸至新北市林口、桃園、基隆,最後否決理由爲復康巴士資源有限,若開放恐影響使用效益,導致更多身心障礙者無法接受服務。

王欣儀認爲,新北市復康巴士可以到臺北、基隆、桃園,讓臺北市許多家庭都把戶籍遷到新北,更有家長認爲,臺北在身障者照護政策上遠不如新北。

她建議,北市府應開放復康巴士行駛至基隆、桃園,並限定只能到醫療或復建機構,以照顧身障者需求,併兼顧使用效益避免濫用。

對此,公運處表示,相關問題2019年曾在小型復康巴士服務品質監督委員會討論過,臺北復康巴士目前可到新北市,但基隆、桃園因爲更遠,必須透過城際運輸方式,因爲每趟車程約2至3小時,恐變爲1天只服務1趟,效果不彰。

公運處強調,復康巴士服務資源有限,必須把火車、高鐵等城際運輸納入,而內政部亦規範復康巴士得爲跨縣市民衆服務,因此建議有需求的家長可運用城際運具移動至其他縣市,再利用在地復康巴士前往醫療場所,效率會更好,4月將舉行委員會,屆時會提出建議做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