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車沒司機 北市復康巴士難預約

臺北市復康巴士共有328輛,駕駛卻只有248人,讓民衆常預約不到。(臺北市公運處提供/劉彥宜臺北傳真)

臺北市邁入超高齡社會,市議員張斯綱30日發現,復康巴士預約相當熱門,卻有80輛閒置,探究原因出在駕駛薪資較市場行情低,且復康巴士臨停區規畫不足,駕駛甚至常須自掏腰包付停車費或遭開罰單。北市交通局迴應,將與業者討論薪資,並適度調整臨停區。

張斯綱昨在議會交通部門質詢指出,民衆常抱怨預約不到復康巴士,他進一步發現北市雖然有328輛復康巴士,但駕駛僅248人,有80輛車閒置。

他表示,駕駛人力不足的問題在於薪資僅3萬4000元至3萬8000元,開計程車勤勞一點還可能月入6、7萬元,復康巴士駕駛薪資遠低於業界行情,難怪招不到人,業者必須提高薪資或給付加班費,補足駕駛員滿足服務與需求量。

張斯綱還接獲復康巴士駕駛陳情,復康巴士需要在醫院附近等待使用者就醫、復健,但醫院停車場常被停滿,就算有得停,駕駛也要自行負擔停車費,接送坐輪椅的民衆上下車時,要花費至少3分鐘,若沒有適合臨停的地點,違規停車也常遭開罰單。

他說,交通違規記點新制6月30日上路,遭記點的以違規臨停最多,其中復康巴士今年1至9月未依規定停車共被取締81件,較去年整年71件還多,與執法增嚴、檢舉量增多有關。

此外,張斯綱表示,不只復康巴士駕駛缺人,公車駕駛也從2019年4564人降至目前3686人,造成脫班情形相當嚴重,今年1至8月有627次,爲近5年內最高,讓許多依賴公車就醫、買菜的長者抱怨連連。

北市公運處長常華珍迴應,復康巴士會100%滿足下肢障礙者的接送需求,但其他族羣預約的成功率則爲50%不等,會再與廠商研議駕駛薪資。

交通局長謝銘鴻說,將對復康巴士停車需求高的地點增加臨停區與畫設黃線,也會要求執法單位以勸導優先。

至於公車駕駛人力不足,謝銘鴻表示,將統整公車脫班路線,從路線溯源找到業者,分析司機人數、薪水結構等做整體檢討,未來遊覽車業復甦後,可能導致公車駕駛缺工更嚴重,必須加強薪資結構、培訓職業駕駛,也會邀業者開座談會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