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教育局提10大政策 着重提升技職、校園營養午餐品質

臺北市教育局長湯志民6日出席公私立中等學校校長會議。(蔡佩珈攝)

臺北市教育局長湯志民6日在公私立中等學校校長會議說明未來教育政策10大重點,包含自主學習2.0、重視營養午餐、強化技職教育等。他指出,教育局未來將增設技職股加強推廣技職教育,也會輔導校園營養午餐符合食安規範,增聘營養師以把關午餐品質。

未來教育政策10大重點,包含自主學習2.0、新世代學習教室、重視營養午餐、成立學安輔導團、發展無邊界教育、強化技職教育,辦理首都盃、增加特殊教育預算比、穩健雙語教育、完善實驗教育。

自主學習2.0意指以學生爲本位的教育,湯志民說明,學校教學不以教師爲中心,而是讓學生成爲自主學習者。舉例來說,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行擬定寒暑假計劃,讓他們從中認識自己的能力、專長,開學後再由各校辦理交流活動,讓學生借鑑同儕自主規畫經驗,提升自我。

針對「重視營養午餐」政策,他指出,未來將輔導校園營養午餐必須符合HACCP食品安全管制系統,並增聘營養師,協助學校強化把關中小學營養午餐品質,讓孩子吃得安心,健康成長。

爲強化技職教育,教育局也將成立專責單位負責相關事宜。湯志民解釋,由於教育局過去僅少數人員負責全市技職教育,加上流動率高,讓技職教育推動不具連續性,故希望在中等教育科底下新增技職股,不只推動技職教育,也要定期舉辦首都盃國際技藝競賽,鼓勵技職教育與業界、大學端合作,並媒合北市企業、科大推動產學合作。

而臺北市的雙語教育,不應讓學科英語化及推動全英語式教學。他強調,雙語教育要爲學生提供友善的雙語聽說環境,教師則要善用補充教材,並就學生學習成效、學科能力表現及相關問題進行檢討與改進。

湯志民說,實驗教育則不應以招生爲目的,而是各校依其理念建立不同教學特色及重點,並建立學制間銜接系統,讓學生及家長都可以接受學校的目的、內容與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