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臺灣首座搜救犬專用訓練場啓用

新竹市消防局興建搜救犬專用訓練場,28日正式啓用,現場也由領犬員與搜救犬示範演練搜救情形。(王惠慧攝)

新竹市搜救犬訓練場地設施不足,需往返外縣市,訓練不便,新竹市消防局獲竹科管理局無償撥用,並投入總經費1950萬元,於金山分隊後方973平方公尺土地,興建搜救犬專用訓練場,28日啓用,成爲全臺第3個,也是北臺灣、桃竹竹苗唯一專用訓練場。

消防局長李世恭指出,過去新竹市沒有完整訓練基地,搜救犬需要舟車勞頓往返外縣市訓練,去年竹科管理局無償撥用973平方公尺土地,市府也編列1950萬元預算,於今年6月興建搜救犬專用訓練場,12月完工28日啓用。

李世恭說明,訓練場共分爲半倒塌區、全倒塌區兩大區域,半倒塌區有1座組合屋及4座貨櫃屋,模擬建築受損無法進入室內,由搜救犬確認內部是否有受困者情況。全倒塌區則設置涵管、箱涵及多個氣味孔,模擬建築物坍塌情況,利用搜救犬進到內部搜索。

竹科管理局長王永壯表示,日前得知市府需要用地興建搜救犬訓練場,認爲有需要因此答應無償撥用,感謝消防局平時守護園區安危,未來園區與市府亦會持續互助成長,邁向區域共榮共好。

新竹市長高虹安指出,全球都面臨震災或極端氣候造成的災害,在遭遇災害時需要仰賴搜救犬,在黃金時間內搶救寶貴生命,新竹市會繼續努力培訓更多搜救犬,一旦其他縣市或國際上有需要,竹市搜救隊都能成爲最強大的後盾。

28日搜救犬訓練場落成啓用典禮,分別由3位領犬員率領搜救犬示範演練搜救,高虹安也爲通過國家MRT救援能力認證的搜救犬「CLAY」及「HENIN」授予1線4星階級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