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 北臺首座搜救犬訓練場 噪音惹怨

新竹市消防局去年獲竹科管理局無償撥用,於金山分隊後方興建全臺第3個,也是北臺灣首座搜救犬專用訓練場,然而因訓練場緊鄰後方社區,有民衆抱怨訓練吠叫聲太吵。(本報資料照片)

新竹市消防局獲竹科管理局無償撥用,於金山分隊後方興建全臺第3個,也是北臺灣首座搜救犬專用訓練場,然而因訓練場緊鄰後方社區,有民衆抱怨訓練吠叫聲太吵。對此,消防局表示,搜救犬能強化城市搜救量能,必要的訓練還請市民體諒,將盡可能讓影響最小化。

新竹市過去沒有完整訓練基地,搜救犬需要舟車勞頓往返外縣市訓練,去年科管局無償撥用金山分隊後方土地,市府於6月興建搜救犬專用訓練場,12月完工啓用。由於訓練場就位於竹科介壽路黃金地段,啓用時也曾引起討論,該土地可能價值上億元。

市議員宋品瑩接獲民衆陳情,指搜救犬訓練場太吵雜,甚至詢問是否可以遷移至其他場地?宋品瑩說,啓用當時也有想到是否會干擾到附近住家,畢竟剛落成的5大社區正好就在旁邊,沒想到這麼快就收到陳情。

針對民衆抱怨訓練時太吵,消防局表示,新竹市馴養4只搜救犬,在全國屬於頂尖的搜救犬團隊,皆仰賴領犬員與搜救犬平時精實的訓練,搜救犬能強化城市的搜救能量,當災害發生時,可第一時間給予搜救人員最大的協助。

消防局也說明,吠叫是搜救犬尋獲受困者後與領犬員之間很重要的溝通方式,每月會固定安排必要的吠叫訓練,而且犬隻也需熟悉黑暗的搜索環境,因此也有必要在夜間訓練。

而2月分晚間19點後有吠叫的夜間訓練僅3天,平時訓練不會超過19點,夜間以靜態服從訓練爲主,20點後會儘量避免讓犬隻吠叫,22點後不會有任何產生聲響的訓練,深夜22點至7點時段則會將搜救犬移至室內犬舍。

消防局表示,將盡可能調整訓練時段,讓犬隻訓練對住戶的影響降到最低,但必要的訓練也不能廢止,還請市民多體諒,給予搜救犬及領犬員們支持。

新竹市搜救犬訓練場於去年底落成啓用後,經消防署列爲「113年度全國消防機關馴養搜救犬專業訓練中區共同訓練場地」,未來可爲推動國內搜救犬訓練盡一分心力。